《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笔记

发表于

前言 我为什么做直播对谈?

选择农产品,是因为觉得国家政策会一直支持;选择直播,不仅因为有很多先行者在前面做了示范,更因为我在新东方已经成为一个直播专家。

再后来,我开始用了一点心,既然是对谈,为什么直播完了什么都没留下呢?如果我认真准备一下,对谈的内容可以更加精彩,对谈完可以整理成文字,在我的公众号上再次传播。

我当然也明白,对于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是无能为力的。但我始终认为,人是具备自由意志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和生命轨迹的。我说过一句话:“我听从命运的安排,但不服从命运的霸道!”

第一部分 精神偶像

其实旅行可以大致分为四种,每一种对应着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种是简单的旅行。大部分人会去各个国家逛一逛,看一看,买点东西,吃点当地的小吃、食物,这就是简单的旅行。

第二种是文化旅行。你去那儿是为了看文化,为了学东西,比如你到了希腊就会对古希腊的文化有更多了解

第三种是负笈远行。背上书到那个地方去学习,就叫负笈远行,包括去留学,或者去一个地方当访问学者。

第四种是半定居考察。比如你到了雅典,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租个房子住下来,住两个月或者三个月。

在旅行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才能不虚此行呢?

第一,在旅行之前一定要阅读相关书籍,当地的历史、风俗文化、原来去过的人写的游记等,阅读的时候还要做笔记。

第二,要对地图路线进行比较深刻的研究。

第三,选择导游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有的导游是半吊子,文化历史、地理知识都不太具备,只是能帮忙安排吃住,这样的导游其实就没啥用。

第四,要准备好相关的能力和知识。如果你是独自旅行,英语能力是一个必备能力

我出去以后有一个很大的感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很多是要诉诸外语,诉诸国外作家写的那些东西,但很少有中文对世界经验进行呈现。不

对话 彭凯平 如何才能过得更幸福

很多人总是喜欢抱怨、推诿、推卸责任、不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这在心理学上叫“受害者模式”。这样的人会觉得所有的事情,不管是苦难、不幸、挫折、没有升职加薪、和同事之间关系不好,都是他人、环境、社会、机制带来的问题,他不会审视自己身上的问题,永远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这一点是需要注意并且调整的。

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情绪调节技巧:一是社会支持,亲情、友情、爱情对我们的情绪帮助特别大;二是表达倾诉,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因为闷在心里,它是会发芽的,而这个芽是毒芽,是对我们自己身心不利的。

朋友不在多,有两三个知心朋友最重要,可以一起谈心、说话。

人的陪伴接触,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的大脑分泌出一种神经化学粒子,英文叫作oxytocin,中文叫催产素。它让我们觉得温暖、全身发热、嗓子发紧,陪伴孩子、亲人、朋友可以产生催产素,陪伴动物也会产生催产素。所以对于那些孤独的老人来说,有一个宠物其实也很重要。

我们都不是被过去的原生家庭所决定的,而是被现在的亲密关系和未来的家庭所决定的。

在中国,如果完全没有人脉,一切凭着公事公办的方式想把事情做成,难度是比较大的。

除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还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修炼,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有魅力、更加能获得别人的注意力和信任,让他们未来的事业更加顺利?

第一,个人形象设计很重要。穿衣穿得正经一些,头发梳得干净一些,起码要天天洗澡,牙要经常刷。第一印象会产生“月晕效应”,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个人形象有特别大的影响作用。

第二,就是气质、风度、品位、言谈举止。其中很重要的是谈吐。我们是通过一个人说话的方式来了解他的,所以谈吐得体很重要。

第三,在非言语沟通方面下功夫。有时候人不说话也会透露很多信息。比如俞老师在听我说话的时候虽然没说话,但是面带微笑不断点头,表示欣赏、关怀、支持,这样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就特别重要。

福流其实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时能够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忘掉时间、空间,忘掉自我,此时不知是何时,此生不知在何处,特别开心、愉悦、沉静。

做什么事情容易产生福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米哈伊认为,做一些事情如果太容易,人就会觉得boring(乏味),没有意义;如果太难,我们又做不了,会受到打击。所以应该要做稍有难度,但同时能做得好的事情,这就比较容易产生福流的体验。

如何在我们已经做的工作中产生福流,我觉得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一,一定要把我们的工作当作未来发展的一个路径和台阶。

第二,要在工作中不断体验、积累让我们开心的事情。

第三,在工作中产生澎湃的福流,意义感特别重要。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欲望、追求和动机其实分成三大类:一类是Needing,我们需要的、必需的;另一类是Desire,就是我们有欲望去追求的调味品,也就是Wanting;还有一类Liking,是我们喜欢的,用中文来说就是装饰品。

父母可以在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上做重点培养?

第一是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第二是关系建设能力,包括合作精神、友善待人。

第三是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问题。

第四是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觉得我有、我能、我可以,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父母亲给予特殊的关怀支持

第五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睡觉、刷牙、洗澡、照顾自己的身体

第六是孩子的幸福能力。父母应当呵护、培养孩子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心态。

对话 刘嘉 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认为AI将来一定会超越人类,这毫无争议。有三个原因:

第一,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

第二,是算力。人的大脑有3.5斤左右,这是人类大脑极限的状态

计算机的算力是无限的。

第三,人类是二维动物。

但人工智能可以感知五维、六维或更高维的世界。人有先天短板,而计算机没有,所以AI是比人类更具有前途的一种智能体。

在过去20年中,与情感有关的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上升了120倍。

为什么现在更焦虑?是因为这个时代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心理学和物理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不同尺度的关注,物理学关注的是空间尺度,比如当尺度扩大到宇宙层面,牛顿力学就不适用了,而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心理学关注的尺度不是空间尺度,而是时间尺度,关心的是当我们追求的事情超越了生命长度,它是否还有价值。如果有价值,它就是使命;如果没有价值,它就是目标。

活在当下并不等于排除未来,而是当下做的事就是走向未来的一部分。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稀缺性?有三点:

第一,我能。我做的这件事情一定是我能做的、擅长的事情,这一点要看天赋。

第二,我喜不喜欢。

第三,我们做的这件事情很美好。

只要我们找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具有这三个特质:我能干、我喜欢、很美好,那就持之以恒做下去,一旦做到了稀缺性,就不用焦虑,因为定价权在我们手里。

对话 陈海贤 给自己的人生写个好故事

。孩子要有依靠,你要给他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就会去探索世界,如果你为了保护他不受挫折、不受伤害而做得太多,其实也是在让孩子慢慢失去锻炼的能力。

有一个词叫“受害者心态”,我发现不少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受害者心态”。比如他们认为造成困境的通常是外界,而不是自己,当然不能说任何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是自己的责任,但如果你过不好一生,80%是你自己的问题。

我们要理解,环境对我们有限制,可它不是决定性的,最终做决定的还是我们自己。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你就有理由把所有一切不幸的遭遇都归为环境和他人,这时候你就像把自己变成了环境的提线木偶,它决定你这样那样,人是没有力量的,你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

第一,不要害怕困难,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解决,大不了就避开它。我不认为有什么困难能压死人,或者让人最后变得焦虑、抑郁,甚至产生精神问题,这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加戏,把自己变成悲情人物、受害者,其实没必要。你可以有丰富的感情,可以有悲愤、悲壮,但不能给自己加戏到最后扮演一个受害者,以致自己出不来。

第二,在没有人身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大家尽管去探索不确定性。

你自以为你在做一件别人瞧不起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是,人们并没有瞧不起你,很多时候你觉得别人瞧不起你,是你强加给自己的,别人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当你抱着全世界都在和你对抗的想法,这肯定是一种自我误解,是胸怀不够导致的,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开自己。

我觉得心理舒适区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为了防止自己有失控感,从而追求一种特定的确定性。

大部分事情想是没有用的,答案不在头脑里,你得跟这个世界真实地碰撞,你得先做了,它才给你一个反馈,然后再慢慢调整。

其实成长型思维本质上就是你承认答案不在你的头脑里,而是在和现实的互动中,在和他人真实的交往里,在不断地练习某种技能和熟能生巧里,而你的头脑是有限的。

第一,成长型思维是我们慢慢经历了很多事习得的;第二,成长型思维也是从接纳自己开始的。

人有两种目标:一种是让自己真的能够成长;另一种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时候这两种目标是相悖的,死要面子的人,他的目标不是让自己真的成长,他的目标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夫妻之间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一般来说,你没办法改变他;好消息是,其实你可以影响他。

亲密关系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唯一的确定答案就是,人都有两个需要。一个需要是我希望能跟你亲密一点,这样在我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支持、认同,这是我们找伴侣的意义;另一个需要是我希望能有一些空间发展自己,而不是有了这段关系就完全被束缚,我希望有一些事我自己能做主。

如果两个人能够达到萨特和波伏娃那样,两个独立的灵魂,这种伤害就会在更高层次上减少,因为它能达到一种人性透彻的互相理解。他们俩每两年签一次契约,两个人保持关系,互相爱,互相尊重,但两年后如果觉得不应该在一起了,这个契约就过期了,他们就自由了。实际上他们一辈子不断签约,也有中间契约过期了各自去找对象的时候,后来发现不合适,两个人过了两年又回来签契约。他们俩到老死都没有结婚,每两年签一次契约,但两人的关系变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关系。他们俩也有过互相的妒忌和伤害,但那种伤害不那么大,两人也有过亲密无间,毕竟在一起过了一辈子。避开伤害主要的方式是双方的灵魂或者思想都能上升到对人性有更加透彻了解的境界,以至于他们会将对方的伤害看成一种人性的必然,而不是对这个人进行无穷无尽的指责和谩骂。我觉得只有做到这种地步,才能真正避开那些伤害。

一对亲密关系,一个美好的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两个人不断经营、不断调整的。我实在受不了,我要跟你离婚,想想又觉得舍不得,有一点怜惜,这样慢慢发展出来的,所有最美好的状态都是人家经历了很多痛苦慢慢摸索出来的。如果你想要这种美好的状态,就不要害怕磨合的痛苦。

我们通过创造新的经验代替旧的创伤经验,人是这样不断成长的。

所谓的有意义的人生故事,就是我们在不停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经历事情、产生感悟,然后不断成长的故事。

人都是这样的,你创造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倒过来要么限制你,要么塑造你。

人的一辈子是悲剧,但每天的生活是喜剧。之所以说人的一辈子是悲剧,是因为我们早晚会死,不留下任何痕迹,你从无有中来,到无有中去(Come from nowhere,go to nowhere),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尽管人生的总和是一个悲剧,但仍然可以把一生过得有意义,并且可以把每一天都过成喜剧。因为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生,每一天都是改变自己的一次机会,每一天都是让自己放下的一次机会,每一天都是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新机会。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做到。

第三部分 预言家

一个人目标感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为了改变现状;第二个是为了走向未来。

你作为妈妈,如果让你挑三件一个妈妈必须要做而且必然要做的、有利于孩子一生成长的事情,你会挑哪三件?

第一是相信。第二是陪伴。第三是支持。这三件事情几乎是能够让孩子生成自我内驱力并且不断积极向上、抗挫折最核心的必要条件。

第一,家长得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能够成为一个自我发展得很好的人。

第二,父母的陪伴特别重要。

第三,家长要给予支持。

对话 尹烨 不要在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活过

提升免疫力最好的方式不是吃保健品,而是三件事:规律睡眠、适当运动、保持快乐。这三件事说起来简单,其实挺难的。第一,睡眠要有规律,不能因为今天高兴就晚睡,明天不高兴就早睡。第二,运动要成为习惯,人要对抗自己的懒熵。第三,即使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保持正面、积极的心态,最近我有句话传得很火:远离渣人,远离破事。

对话 李开复 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

今天大家如果想做科研,想读博士,想做科学家,可能需要了解,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孤独的方向,而且你也不确定自己该从众还是要坚持。在

对话 施展 换个视角看中国

对商人来说,要意识到,中国之所以能这么快地成长起来,是因为中国加入了世界秩序,中国是加入世界秩序最大的受益者。

要和世界保持良好关系,一方面不能以咄咄逼人的民族主义姿态,毕竟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一方脱离另一方都很难独自玩下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