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接受无常即恒常才能对幸福有更深的领悟和感受

发表于

第1章 何为韧性,何以坚韧

只有当人们真正发自内心去相信并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的时候,才能对幸福有更深的领悟和感受,这个事实就是:无常即恒常。

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作为一种心理潜质,韧性有它的怪异之处:一个人的韧性高低是不能随意评判的,只有当人们经历过重大挫折回过头来复盘这段经历的时候,才有资格评判自己韧性的高低。

提升韧性不等于死扛,而是主动地应对。提升韧性不等于吃苦,而是科学地“寻乐”。

以往的大量文献和自主研究的结果显示:盲目吃苦不仅不能提高心理韧性,反而容易导致负面情绪,使得心理资本衰竭,甚至成为心理问题的根源。

提升韧性不等于习惯养成,而是系统地改变认知和行为。更重要的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没有想清楚某个行为习惯的底层逻辑时,行动上的一味坚持往往会适得其反。

提升韧性不等于自修,而是在关系连接中共同精进。

我们提出了个人“韧性飞轮”模型。该飞轮以韧性为轴心,三个重要的“叶片”分别是觉察、意义和连接

让韧性飞轮转动起来的动力来自行动,这种行动叫作“持续小赢”,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小的成功,积少成多,滴水穿石。

同样,意义的发掘也需要与他人共振,“独行快,众行远”,他人在我们的人生目标设定和热爱发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韧性飞轮模型可以理解为我们终身成长的动能系统

韧性认知
▲心理韧性不仅能帮助个体应对危机,也是终身成长的不竭动能。
▲心理韧性的打造不等于盲目吃苦,而是要激发和深化更多的积极体验,走向丰饶的人生。
▲每个人都会受到基因、成长经历、身体状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在科学框架的辅助下,不断地自我精进,促进心智成熟并激励和影响周围的人。
▲提升韧性不等于习惯养成,而是系统地改变认知和行为,每个人都能启动自己的“韧性飞轮”。

第2章 提升韧性的阻力和原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写道:“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的那一刻开始。”

佛教的一位上师也有类似的说法:“很多人一生中只活过一天,余生只不过是在重复这一天。”

我们的思维定式是无比强大的。因为,“温水煮青蛙”的假设是错的。

因此,应该重新评估危险的并不是青蛙,而是我们。人们一旦对听来的故事信以为真,就不再质疑。这似乎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反讽:我们用一个错误的故事来揭示不改变的风险,这个故事本身反而揭示了我们对惯性的依赖。

具有高韧性的人并不是因为逆境本身,而是因为具备有效处理逆境的能力并掌握正确的方式才变得强大。其中,成长型心态便是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放弃
根据实验结果,塞利格曼提出了基于“习得性无助”的个人控制理论,其核心是“掌控感”和“无助感”这一对概念。导致受试狗发生放弃行为的并不是电流本身,而是对电击的不可控性,也就是掌控感的缺失。

塞利格曼认为,在实验中狗对控制的认知是从经验中习得的,一旦经过多次尝试但仍然失败,它们对某种情境和对象的控制努力就会停止,并且将这种放弃心理泛化到其他的情境中,尽管它们在新环境中是有控制力的。

升级版的习得性无助实验告诉我们:长期处于失控的状态对于我们身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掌控感的习得可以有效促进健康。

上述一系列习得性无助实验,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面临人生挑战或者逆境时会选择中途退出或放弃。这种退出或放弃的行为源自“无论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经验,当这种经验不断重复,以至固化为思维定式时,人们便会预期在未来新的情境中,自身的行为依旧是无效的,从而选择放弃。相应地,获得掌控感则是改变放弃行为、提升韧性的关键。

个人控制理论对“掌控感”的定义是:你觉得自己对于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我们需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觉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某个特定情形中的实际掌控力是很难被准确测量的,因此你是否感觉到自己拥有掌控力即“掌控感”就变得尤为重要。

经过仔细对比和核查后,两人得出结论:掌控感给老人生活带来的变化似乎对延长寿命有所作用。结合其他早期研究,学者认为,对类似养老院老人这样被迫失去自我决策权和控制力的人,如果能够给予他们更强的自我责任感,他们的生活态度将会更加积极,生活质量也会提高,这就是掌控感的积极作用。

研究团队惊讶地发现,实验组的老人一旦失去这种曾经被外在赋予的掌控感,他们的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老人!

掌控感的缺失导致心理韧性的丧失,外在环境只是一部分诱因,内在的失控往往是习得的。

一系列后续研究的结果清楚表明:人拥有的控制力越多,老年化的过程就越快乐、健康、平稳。

真正令我们战胜焦虑的,是内心的“掌控感”,而不完全是对外界施加的“掌控力”。

他在开学第一课时都会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鼓励学生向自己求助。这个号码就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按钮”。

掌控感能够激发婴儿积极、喜悦的情绪,从而增加其主动行为,无助感则会造成他们的负面情绪和被动行为

我们可以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以激发掌控感为指标,选择那些需要孩子打击或是按按钮才会动的玩具,或者触碰到人物才会发声的图书。

不让孩子长时间看平板电脑和手机也是部分出于这样的原因。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益于掌控感的养成。

研究告诉我们:没有可靠的危险信号,也就等于没有可靠的安全信号。对孩子来说,如果在坏事发生之前就得到清楚的警告,那么他们会知道没有警告的时候,自己便是安全的、有掌控感的。因此,当有可预见的不利事件要发生时,如果父母为了避免短期的麻烦而不对孩子进行预警,那么长期代价是巨大的,这可能成为孩子无助状态的起点。

掌控感的习得依靠的是微小改变的持续积累。

习得性掌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重复微小的行为来改变,直到我们能够撼动已经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

大脑的作用机制在于,它能够接受反复践行的想法和行为,并将这些想法和行为固化且连接到潜意识,形成一种“自动驾驶”模式。

通过持续性的微小行为改变的积累,我们可以获得习得性掌控,从而提升韧性。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偏爱重大的决定性时刻。小时候在写作文时,我们选择的题目经常是“一件难忘的事情”“最重要的改变人生的经历”“第一次……”。我们的记忆结构决定了很多人都是戏剧爱好者,偏爱反转、高潮迭起和大团圆的结尾。

然而,不可忽视的认知偏差是:人们往往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却忽视每天进行微小改变的价值。

“日常工作生活中使得员工达成目标的最佳内在激励是帮助他们持续进步——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胜利”。持续小赢原则的背后,是人们内心对意义感的追寻,而这种追寻需要落实在每一天微小的进步中。重大的胜利固然很好,但在我们的人生中太过罕有。好消息是,即便是微小的胜利,也能够给我们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

支撑“持续小赢”理念的是强化效应理论,虽然任何小胜利的效应微不足道,但只要小胜利持续地发生,这些效应就不会消失。

小赢不怕“小”,只要能够和意义感、目标建立连接,再微小的胜利也值得肯定,只要永不为零,就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成年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理解了某件事,就代表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件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错误认知正是提升心理韧性的障碍。了解不等于学会,明白道理不一定能做到。学了不做等于没学,知道不做相当于不知道。比“明白”更重要的是持续的练习和改变。

阿马比尔在研究中总结发现,负面事件积累的消极影响大于正面事件,因为人类的大脑天生就会更多地关注负面事件。因此,作为容易被负面情绪裹挟的人类,持续小赢就更为珍贵并值得我们坚持。

在韧性飞轮模型中,持续小赢是三个飞轮叶片的动力原则。无论是觉察、意义和连接都需要持续小赢。

韧性认知
▲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是我们改变认知和行为的最大敌人。
▲理解放弃背后的心理机制,有利于我们提升韧性。
▲人们对于掌控感怀有某种激情,适度的掌控感是诸多积极情绪的根源。
▲通过持续性的微小行为改变的积累,我们可以获得习得性掌控,从而提升韧性。

第二部分 韧性飞轮之觉察

在我授课和与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总说自己想要拥有一项超能力——“看透人心”。我在课上会进行很多有意思的测试,让他们判断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类型,结果能够全都猜中的人寥寥无几。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很多情况下我们既不了解别人,也不了解自己。“知人之明”和“自知之明”都是很难修炼成功的。

第3章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

在俄罗斯,人们用套娃来比喻自我认知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本我,即最真实、最本质的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每个人在社会、家庭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就像套娃一层一层的外壳。时间长了,外壳多了以后,可能自己也不清楚哪一层是真实的本我,哪一层是在情境中扮演的角色。所以自我认知就像是一个一层一层地打开套娃,不断接近本我内核的过程。但在向内探索和觉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适感。

我接触的很多企业一把手都有这样的切实感受: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就是领导者本身的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的突破是最难的。当我们在进行自我觉察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是自我防卫,赶紧回到某一层壳中,回到那个能让自己感到最舒服的适应区。因此,自我觉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向内探索之旅。很多人都把找到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挂在嘴边,但他们终其一生仍然和自己形同陌路。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邓宁和他的研究生贾斯廷·克鲁格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让受试者评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预测在能力测评中的分数以及相较于其他受试者自己可能的排名。反复实验的结果显示,在能力测试中得分较低的个体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得分和排名,甚至超过平均水平。相反,在能力测试中得分较高的个体则会低估自己在逻辑推理能力测评中的分数和排名。

邓宁和克鲁格在1999年提出了享誉全球的自我认知理论——“达克效应”。1达克效应折射出人们的认知偏差,生动地揭示出这样的现象:能力欠缺的人往往没有能力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足。

根据邓宁和克鲁格的研究,个体对于某一领域的认知能力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个体在该领域中的实际能力水平,第二层含义是指个体能否客观认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水平。后者便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

达克效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实例比比皆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指出,大众通常并不认为自己是普通的。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聪明程度高于平均水平,而大部分商人也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商人技高一筹。这是因为人们很容易高估自我的独特性。即便我们没有那么特别,我们认知自己的方式也是特别的。

拥有客观认知的能力并持续训练自我的觉察是提升掌控感的根基。这是因为苦难很多时候源于无知,人生并非要不断经历苦难才能改变,从而获得幸福。

提升认知能力和探究自己的真实需求密不可分。

情绪源于想法,但想法和事实在很多时候相差甚远。当我们迷失在各种复杂的想法中而看不到事实真相时,我们便陷入了认知混乱,相伴而来的是强烈的失控感。

与掌控感息息相关的一种最常见的情绪应激源就是焦虑。

焦虑是指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测和不可掌控。当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时,焦虑就会油然而生。焦虑反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对恐惧的预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掌控感的“迷恋”同样体现在热衷于做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上,那就是人们喜欢预测未来,在行为上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包括常见的占卜、算命、八字、星座、塔罗牌等,其背后都是对掌控未来的深层情结

最常见的焦虑思维预设就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我必须100%确定。”人们普遍都有想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倾向

但当人们对任何事情拥有过度的掌控感时,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剑刃就会使得我们处于时刻保持高度警备的状态,压力重重,并出现各种行为表现,比如很难放松、过度计划、强迫性倾向、很难随机应变等。

人们时常认为自己能够控制我们根本就控制不了的事情。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指出,人类容易犯两种致命的错误。第一种是人们试图全面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第二种就是我们没有在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上下足够的功夫,从而推卸责任。

上师总结道,只有当我们能够相信并接受“无常即恒常”时,才能充分感受到当下的美好和快乐,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幸福感。

与其不停地预测未来,不如尝试活在当下。

从“我必须100%确定”转变为“我愿意接受不确定性”,能够帮助我们打破第一种常见的焦虑思维模式。

第二种焦虑思维预设是完美主义:“我绝对不能出错。”

对于完美主义引发的焦虑,能够缓解的观念是“我可以犯错”,将出现的错误和他人的建设性批评视作成长的机会。

第三种焦虑思维预设是过度负责:“我要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负责。”这种思维模式的行为表现是: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过度为他人着想或承担责任

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工作和选择负责,我们可以感同身受,但不应该越俎代庖。

过度负责者总是担心和别人的关系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在与人相处时非常容易忽略自己,对自己的关爱不足。

有关利他的研究表明,最科学的帮助他人的方法是自利并利他。如果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耗尽了自身的心理资本,长此以往,这将会给全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

大家最为熟知的常识是,在高空飞行中如果遇到危难事件,你首先需要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其次才能帮助身边的孩子。

改变过度负责的观念,首先要关注“我要对自己负责,我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需求”

当关心别人比关怀自己还要重要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出于爱,其实往往是我们焦虑而导致的结果。

焦虑的背后有着三种非理性的“必须”信念:一是针对我自己的必须信念,以上三种焦虑思维模式都是关于“我”的,它的形成源自整个人类早期的原生威胁经验;二是针对他人的必须信念,例如别人必须对我言听计从,别人必须喜欢我、认可我,等等,如果他人违逆了自己的期待,人们就会生气、发怒,进而演化为仇恨和暴行;三是针对客观世界和环境条件的必须信念,比如工作环境必须舒服,同时工资待遇必须好,天气必须符合我的心意。这些必须信念会降低人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导致焦虑、抑郁、拖延和其他不良后果。

人类大脑天生倾向于关注负面情绪,心理学家克里斯廷·内夫指出,这种倾向是人类在进化中继承的生物技能,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经过长期研究,科学家最终发现了焦虑和计划之间的关系——焦虑源自对未来的失控。

第4章 你为何经历这一切

人们对于掌控感的认知是从过往的经验中习得的。也就是说,无助可以习得,同样掌控感也可以在不断训练自我觉察和提升客观认知能力的过程中习得。

我们时常将自己的想法与事实混为一谈,认知混乱产生于人们陷入自己的想法而无法觉知事实的过程中。

焦虑的三种思维模式,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完美主义和过度负责。

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天生倾向于关注负向事件和负面情绪。一定程度的焦虑帮助我们在合理范围内产生压力,从而避免盲目乐观并促进目标的达成。但过度关注负面事件给我们身心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

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可以选择自身想要的思考模式。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归因模式是指当事情发生时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和解释方式。这种思维和解释方式通常是在童年时期或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归因模式反映出这个人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归因模式包括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三个维度。当一件好事或者坏事发生的时候,永久性代表的是你会觉得这件事的发生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普遍性代表的是你会认为它将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是仅仅是单独的事件;个人化则代表了你是否会将其归因于个人因素。

当好事发生的时候,乐观主义者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他们会认为好事时常会发生(永久性),同时会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的不同领域(普遍性),但好事并非天上掉馅饼,好事的发生与自己的能力等个人特质有关(个人化)。因此,好事的发生在不断加强乐观主义者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的信心。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乐观主义者通常认为导致挫折或者不利事件的原因是暂时的、可变的、局部的,他们不会轻易感到无助,也不会把工作中遇到的挫折、问题和不愉快带回家。

在三个维度中,永久性代表的是时间维度,普遍性代表的是空间维度。

比如考试不及格,悲观主义者会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我就是这么笨,每次都考砸”,而不是“我这次没有努力”“没有准备好”这些特定的原因。归因的持续强化导致悲观主义者一旦失败就轻易放弃,这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

当坏事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客观地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要过度责怪自己。因为“事实最大”,后悔已经来不及,找到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并重新开始才是正确的解决途径。

在塞利格曼的完整版测试中,个人化维度的分数我们也可以暂时忽略。也就是说,如果从个人化维度测出来的结果是悲观,我们也不用大惊小怪。

悲观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性习惯,悲观使人们容易陷入无助,从而导致掌控感的丧失

乐观和开心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乐观是指一个人对于未来的正面看法,倾向于相信在生活中人们会经历好的而不是坏的结果。而开心是心情的舒畅和愉快的感受。

努力去改变悲观的归因模式至关重要。

孩子的归因模式与父亲的归因模式不相似,却与母亲的极为相似。因此,归因模式不是遗传来的,而是孩子从父母身上习得的。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能否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批评和纠正,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归因模式。具体而言,如果父母长期采用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的批评方式,那么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就会逐步转向悲观。

我们要选择用乐观的归因模式批评孩子。其中,就事论事很重要,不要过多使用“一天到晚”“成天”“总是”这样的永久性表达。如果孩子失败了,和孩子一起客观地分析并找到原因,告诉孩子:这一次你失败了,并不是因为你能力不够,也不是笨,可能是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没有重视考试、没有认真准备等。毕竟一次没考好,并不意味着以后都考不好。即便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差,这和以后是不是能娶到老婆,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好消息是,乐观的归因模式是可以习得的,即便是悲观的风格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如果你不断习得悲观,你的大脑就会习惯性地进入悲观的自动驾驶模式。相反,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认知改变,在遇到不利事件时,以非永久性和非普遍性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经过反复实践后,这种习惯也会进入潜意识区。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医师魏镜在央视节目中说过,心理疾病不是通过仪器、测试、指标查出来的,它一定是自己说出来的。

彭凯平教授分享道:“一个人只要愿意拿起求助电话,其实心理疾病就已经好了一半了。”

适度倾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但是反复地、过度地进行吐槽会适得其反。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苏珊·诺伦—霍克斯曼教授将这种强制性的分析行为定义为“反刍”,即反复咀嚼不如意的事情。研究发现,悲观的反刍者更容易患严重的抑郁症。

当受到无助感的侵扰时,悲观主义者容易陷入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归因模式,因此他们会认为不仅现在无助,未来同样无助;不仅眼前这件事情让他们束手无策,他们对其他事情也会无能为力,这种预期便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

在这个模型中,A、B、C分别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其中A代表不利事件(adversity),B代表人们的想法(belief),即对不利事件的解释,C代表后果(consequence),包括人们的感受和行为。根据ABC模型,对B的反思和探讨是关键步骤。ABC模型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我们揭示出,人们的感受和行为并不是由“不利事件”直接导致的,而是由我们对不利事件的想法和解释导致的(A→B→C)。也就是说,不利事件是通过想法和解释最终转化为感受和行为的后果,从而作用于我们身上。

灾难化就是把日常不便想成重大挫折,随后在不断反刍中又把那些挫折想成灾难。

塞利格曼甚至在他的著作中写道:“我认为抑郁症是来自对自己的过度关怀和对团队的不够关心。”

比如说有的人担心失业和被裁员,每天花大量时间去看相关的报道和信息,这就是过虑的表现,自己更为可控的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同时留意行业内的工作机会,做到未雨绸缪。

举个真实案例,一位企业一把手在烦躁时痛斥一位女性高管没有把工作做到位,不仅没能解决焦点问题,还使得双方都陷入情绪失控的状态。事后,跟了这位一把手十几年的秘书在老板情绪平复时,推心置腹地善意提醒道:“老板,其实女性员工的思维模式真的不一样,我能不能以你的名义去买一块蛋糕给她送过去?”老板接受了这个建议。一块小小的蛋糕巧妙地化解了一场焦虑危机。这就是“隐藏瞬间”,是已经发生的亮点行动方案,或者是对行动方案有启发和帮助的言行和想法。

当人们去打针的时候,大脑会根据你以前的注射经历,预测针头刺破皮肤带来的痛感,然后构建出疼痛的体验,甚至在针头还没有碰到皮肤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感觉到了疼痛。也就是说,你在没有实际经历疼痛的时候,先模拟并构建了疼痛,这与人们习惯性或反复地关注负面事件并过度解读是一样的道理。

由于人们时常会试图去掌控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却不在我们能够掌控的事情上下足功夫,因此基于ABC原理的焦虑拆弹法的关键是反复练习。

三个幸福时刻是认知疗法中非常有效的练习,这个练习要求人们在每天结束前,花上一点时间思考当天发生了哪三件好事让自己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或者其中哪些事情是值得我们感恩的。

研究表明,那些习惯于感受并表达感激之情的人无论在健康、睡眠还是人际交往上都会获益。

这个工具的关键是表中的第三列,也就是我们需要清晰地写出幸福的缘由。

我们不仅要每天找到让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事件,还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

当我们只有不断地将自己的体验和带来这种体验的环境关联起来,并且能够解释环境和我们感受到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幸福感并减少痛苦。

如果人们能够经常性地记录自己的积极体验,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颗粒度,从而有效地培养积极情绪。

经过长期训练,如果我们内心美好的事情积蓄得越来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积极,也会主动促使类似的好事不断发生,从“寻找美好”到“创造美好”。

幸福时刻的记录是对抗“消极偏见”的有力手段。在无意识、无准备的情况下,当你被问到一天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时,人们的答案往往是消极、负面的。因此我们在平时需要不断储备积极体验,才能够应对不利事件的冲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记录”二字。

在心理学领域,记录也是备受推崇的改善认知行为的方法。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能受益于对日常事件的定期回顾,这种回顾的方式通常是边反思边记录。

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在写作疗效领域近40年的研究告诉我们:记录感恩事件能够提高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19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平时在头脑中的反思实际上并不具备很强的逻辑性,动笔写下来是一个思维结构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对想法进行追踪和总结。当想法被写到纸上时,我们会有一种抽离事件本身的感觉,增强我们看待事物的客观性。

记录这一方法集视觉化、行动参与和回顾强化于一体,可以说是提高综合效能的最佳方法。

需要特别强调,视觉化对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思考一般总是随视觉所止而停止,以至对看不见的事物就很少有所察觉或完全没有。”

除了极端特殊的情况,我不记录令我愤怒的事情,因为每一次对愤怒的记录都是一次悲观式反刍。

感恩研究领域的先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埃蒙斯在他的研究中总结道,经常意识到并保持感恩对我们大有裨益,因为感恩会提高人们有效处理逆境的能力。经常感恩的成年人生病的概率会显著降低,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会更高,对未来也表现得更加乐观。

但无论如何,我会要求自己每天坚持记录。如果在一天结束时,我连一个幸福时刻都写不出来的话(这种情况刚开始的确遇到过),这恰恰说明我这一整天迷失在所谓麻木的忙碌中,缺少每天该有的觉察时间。

最近发表在《人格杂志》上的研究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与其从别人那里听说你的事,朋友更喜欢你把好消息直接告诉他们。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丰富感受力的人,感受到和感恩身边细小的事物是一种能力。

韧性认知
▲悲观主义者习惯性地在遭受挫折时将自己滞留在最具毁灭性的原因中不能自拔。
▲乐观的归因模式是可以习得的,即便是悲观的风格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在个人遭遇不利事件后,ABC模型的自助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阻断悲观式反刍,避免“灾难化”。
▲记录使持续小赢的成果可视化,我们每天可以不断看到这些变化,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耐心,进而帮助我们改变行为,以改变促进改变。

第5章 在正念冥想中重新遇见

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早年生活经历中的巨大变故和生死离别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后期的归因模式。

研究表明,哭泣的解压效果要远远大于笑。日本著名脑科学家、被誉为日本“血清素研究第一人”的有田秀穗向人们揭示,哭泣能以最快的速度增加同感脑(血清素能神经)的血流量,让人们感到无比放松。他甚至建议大家经常性地进行有意识的积极哭泣。

记住,要对自己好一点。

心理治疗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帮助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且必须依靠自身去面对自己的困境,重新构建生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放手去改变

专注当下的力量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反复证实,冥想给大脑带来了诸多益处,比如更好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更集中的注意力、更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高的创造力等。

冥想还可以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人们对压力的反应,培养人们的正面情绪,提高免疫力,有助于安神和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延缓衰老,对于各种疾病(比如慢性疼痛、牛皮癣、焦虑症、抑郁症、酒精依赖、饮食障碍、心脏疾病等)的缓解都有明显疗效,可谓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正面影响

冥想以“正念”为名进入西方医学界。正念是很多冥想技法的关键要素,正念意味着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于现时此刻。

2017年,正念理念在全球首次被应用于政治领域。卡巴金博士将正念带入英国议会,国会议员现场实践正念练习,并认为正念能够帮助他们做出更为客观、明智的政策决议。

正念大师一行禅师曾说:“呼吸是连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让你的身心合一。”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在不停地思考,并游离于变化之中,只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思考。

当我的情绪波动较大,或者需要快速平复紧张的情绪时,我会经常用到盒式呼吸法。这种方法被美国海豹突击队采用,又称作作战呼吸法或者4×4呼吸法。具体做法非常简单,在脑中想象一个正方体盒子的4个面,依次沿着4个面走动,并进行吸气4秒(第1个面)、屏住呼吸4秒(第2个面)、呼气4秒(第3个面)、再次屏住呼吸4秒(第4个面)的循环。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仅仅几分钟的盒式呼吸,就能对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产生积极的干预,从而让自己快速恢复平静,缓解压力和焦虑。

正念冥想是一门有关平衡的艺术。它训练人们在专注和放松之间找到最佳的状态,既不沉溺于对过往的纠结,也不逃避对未来的恐惧,而是将好奇、宁静、仁爱和积极的力量注入每日繁忙而嘈杂的生活。

意识是一种警觉和存在的品质。你对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能够有越多的意识,你就越了解自己。

在冥想中,我们不断训练的目的是让自我从想法中剥离,养成观察自己思维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挣脱自动思考的摆布,也就是有意识地让自己和想法之间保持距离,从而更为清晰地认知自我。

有些人会习惯性地说,“没有什么事能让我开心”,但事实是他只是“现在感觉不太好”而已。这种永久性归因会让人变得悲观。因此,对自己的意识和想法的察觉对于转变我们的归因模式也非常重要。

想法总会在人们的大脑中不断涌现,冥想真正帮助你实现的,是改变你和你自己想法之间的关系。想法仅仅是想法,想法并不是事实。因此无须投入过多的关注,更不要将自己陷入想法和情绪。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时就采取行动,而冥想训练的是人们从无意识的反应过渡到有意识的响应。反应是自动做出的,并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但响应是有意识做出的,因此能够被选择。

正念冥想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既是因,也是果。因此,正念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觉察,同时也要融入生命。

我自己起初在冥想训练中的最大误区是,急于看到冥想的成果。

我读的第一本有关冥想的书籍就是著名的正念大师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读完后,我意识到如果你毫无期待地去坚持冥想练习,你会发现问题的答案会自然呈现,而且往往是在你已经完全忘记问题的时候。

留出5分钟去做冥想完全不是时间和精力问题,而是意愿和态度问题。

学会关爱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治愈。英文中“heal(治愈)”一词的本义是“使完整”。

正念冥想就是帮助人们通过训练觉察,把我们的感觉和事物真正合二为一,由此感受到自己的完整性。

正如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所强调的,人生的安全感往往源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真正的接受是指你不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好与坏的评价和判断,而是要承认、慢慢靠近并领悟这种经历。

所有希望在人生中不断成长的人,都需要训练自己在专注和放松之间达到平衡的能力。

通过长期持之以恒的正念冥想训练,我发现自己感知并感恩生活中那些细小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感恩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一份幸福。

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提出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杜彻尼微笑是最富感染力的笑容,也和人们的积极情绪与愉悦感息息相关。

韧性认知
▲在冥想中,我们不断训练的目的是让自我从想法中剥离,养成观察自己思维的习惯。
▲冥想真正帮助你实现的,是改变你和你自己想法之间的关系。想法仅仅是想法,想法并不是事实。
▲正念冥想教会我们对正在经历的事情给予不带任何偏见或评判的关注,活在当下,在保持觉察的状态中安顿心灵。
▲智慧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能让我们摆脱对外部的依赖,从我们自身找到幸福的能力。

第三部分 韧性飞轮之意义

生命只有一次,追寻意义本身就是意义。

第6章 专注的热爱

很多人认为,工作与追求个人爱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总会将“我先拼命工作,等我有了钱,有了时间,再去……旅游,再去学……,再去实现……”的思维方式带入日常生活。

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π型人才犹如人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代表工作上的核心技能,另一条腿代表热爱生活中各种可能的能力。

发掘并培养专注的热爱是持续学习和终身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

热爱不是碰运气,也不是藏在万物之中可以“找到”后直接拿来的“现成”的存在,而是一个主动去发掘、经历和培养的过程。

热爱的驱动力是享受不断小赢的过程,去深化美好的体验。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在他们提出的自我决定论中指出,人们的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是人类自我决定行为过程以及持久改变的核心所在。

如果人们发自内心的因喜爱而做出自主选择,就会在行动中被真正的自我掌控。

人们的兴趣不是通过反思得来的,而是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体验到的。

心理学家认为,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感或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对生活感兴趣,而感到生活美好的关键行动之一即是去尝试并体验不同的兴趣。

动物和人类对于皮肤接触都是有渴求的,这种需求也称“皮肤饥渴”。

关于人们对接触宠物的渴望,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如何降低离职率?在入职的时候给员工发一只猫,规定离职的时候还回去。

2021年,《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最新学术文章指出,人们有必要每天给自己留出一些空闲的时间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研究者发现,当人们认为休闲是一种浪费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以及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因此,即便躺平也要学会“认真地躺平”,否则我们会在“焦虑地躺平”中胡思乱想。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到无趣,这不是那件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做事的方法不对。不是生活中没有快乐,而是我们经常错过很多能够感受到快乐的机会。

最新出炉的《2022年世界幸福报告》中指出,在衡量人们幸福感有关正面情绪的部分,最近几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在量表中特别增加了一项“你昨天学到或者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吗”。

混沌创业营的李善友教授多次讲道:“把眼前的事做到极致,美好的事物就会呈现出来,那个美好的事物竟然不是设计和规划出来的,而是慢慢做出来、长出来的。”

《柳叶刀》根据对120万人在各种不同运动项目(比如跑步、慢走、健身操、游泳等)上的追踪研究发现,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45分钟是最减压的组合。

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带来持续痛苦的习惯是很难养成和坚持的。

我们在选择希望能够专注的热爱时一定要慎重和理性。

研究显示,任何具有复杂性和高难度的能力都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子技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每个子技能反复进行练习。

再举个例子,当我们在刻意训练打高尔夫球的过程中,需要将重复的次数替换成练习的小时数或者击球的个数,比如中阶训练如果以18洞108杆以内为目标,120个小时(平均每小时100个球)有意识的训练是基本的起点。

不论什么形式的反馈都要及时,比如,对减肥的人来说,最好的反馈是体重秤上的数字;对要增肌的人来说,最直接的反馈是体测肌肉量的数字。

韧性认知
▲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π型人才犹如人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代表工作上的核心技能,另一条腿代表热爱生活中各种可能的能力。
▲很多事情也许微不足道,只带来片刻的享受和愉悦,却是心理韧性重要的养料。
▲兴趣可以被发现,但热爱需要不断被发展和被深化。
▲打造韧性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持续一生的功课,我们需要在达成延展性目标和获得自我满足感之间找到平衡。

第7章 意义树:连贯目标体系

人类一定要去寻找意义,而寻找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人类产生了哲学、宗教、艺术,而这些精神生活的形成又赋予了人类生命更高层级的意义。

曾经有一项实验,探究耶鲁大学应届本科生的毕业目标和他们20年后的财富状况之间的关系。追踪结果显示,那些在毕业时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占比3%)在20年后所拥有的财富比其他97%的学生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而这97%的学生在毕业时大多没有明确的目标。

焦虑源于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的持续不可预测和不可掌控

追求100%的掌控甚至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存在,反而是导致焦虑最常见的思维模式。

越早把时间投入“很重要不紧迫”的事上,我们就越有先发优势。

四象限中最需要引起我们重视,从而控制减少的便是“不重要不紧迫”的事,包括受到电子产品的干扰,过度沉迷于游戏、娱乐和电视节目等。

2021年7月发表在《行为医学年鉴》上的研究表明,要搞垮身体不需要长时间的睡眠不足,连续三天晚间睡眠少于6小时,就足以导致身心健康大大恶化

自我决定论强调,只有当人们因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做出自主选择时,内在动机才会被激发

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才是人们在行动中获得掌控感并做出持久改变的核心。

沃顿商学院心理学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在她访谈的研究对象身上发现,绝大多数坚韧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忍受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但他们依旧怀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对生活的向往,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和自己生活的意义感。

目标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确定努力的方向,它关乎我们希望达成的结果。

按照柯维的框架,“很重要不紧迫”这一象限是区分高效能时间管理者和低效能时间管理者的关键所在。

在我和研究团队进行的大量企业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一把手和高级管理者都面临一个非常类似的棘手问题,那就是一把手在做高级管理者的事,而高级管理者在做中级管理者的事,以此类推。

在这里我要推荐一本小书《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这本小书清晰地聚焦一个问题:为何老板忙得团团转,下属却闲得没事干?

作为管理者的关键,一是明确且守住职责边界,不让“猴子”乱跳;二是培养下属,让他们成长,并且能够自发地承担责任,独立解决问题。

从个人控制理论出发,我们将目标聚焦在短期可控的“能力提升”(工作维度)和“幸福提升”(生活维度)上,而不是受很多外界因素影响且可控性较低的目标上。

个性化的觉醒往往发生在35~50岁的时候,通过不断的自我梳理、觉察和反省,人们才有可能挣脱固有观念的羁绊,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在探索内心的过程中,每一种需求都应该自然被接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知到套娃的内核,从而觉察到最真实的自我。

从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同财富、愉悦感重要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认同健康、做喜欢并擅长的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人生意义就像是树根,一棵树只有一个根,却有无数的根须深深植入大地。我们的人生意义也是多个面向的组合,包括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要如何看待并影响世界,以及我们想与他人建立怎样的关系和联结。意义追求不是一旦实现就结束了,而是贯穿于我们的一生。

韧性认知
▲不惜一切代价的执念应该被适当的取舍代替。连贯性目标架构越清晰,我们越容易找到自己专注的热爱。
▲“热爱四象限”,从专注度和兴趣度两个维度帮助个人更好地将时间管理和人生意义、激发热爱进行连接,切实提升时间的“幸福效能”。
▲定期体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人生意义来说,我们同样需要定期回顾和检视,才能及时调整或者改变航向。
▲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之间,不应是割裂或者取舍的关系,而是多线程的平衡和管理。专注的热爱是一种可迁移、可转化、可以触类旁通的统合能力。

第四部分 韧性飞轮之连接

调研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人更重视金钱之外的意义追寻,其中,对社会有所贡献是重要的价值诉求之一。

逆境会激发我们自身潜藏的能力,也会改变我们对他人和世界的认知和行为。同样,逆境也是关系的试金石,让我们发现能够患难与共的家人和朋友,还会强化彼此的情感联结。

第8章 在关系中提升韧性

社会复原力将不同的个体连接在一起,让宏大的群体目标超越了一个个孤立的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各种生存挑战。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能力发展和幸福感受都起着积极作用

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即便处于社交孤立的人没有感受到孤独感,他们早死的风险也会增加50%~90%

有学者认为,镜像神经元对于心理学的价值,可以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发现对于生物学的意义相对应。

大量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影响,却高估性格的影响。

不要把某人的行为表现过度归因于“性格”因素。性格归因暗含了一种天性如此、不可改变的判定。这样的判定往往是不准确的。

对不利事件的个人化归因是悲观解释风格的一部分。

为了研究幸福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导,英国的两位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研,研究对象是社区中的4 739位居民。研究者对社会关系进行了分层,看幸福能够传导到哪一层。结果发现,幸福感最多可以传导三层,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是幸福的,他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会受到“感染”。假设你有一位住在1英里范围内的朋友,当他变得开心的时候,你的幸福感增加的可能性会提高25%。如果是你的邻居变得开心,你受到感染的可能性会提高34%。如果是同住的配偶或是1英里范围内的兄弟姐妹变得开心,你受到感染的概率则为8%和14%。

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的幸福感受到关系连接的影响。

幸福感和健康一样,是一个群体现象。

在飞轮模型中,觉察和意义两部分更多地聚焦于个体层面,连接则更侧重于社会层面。对强大自我的追寻不代表韧性是一种孤立的“个人主义”的显现。韧性需要在关系中建立和强化。心理学家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韧性基因”,在重大逆境中能够良好适应的关键是至少有一种可靠的人际关系。

我们发现,组织韧性并不是组织内各个成员个人复原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互动中不断促进的三个要素:第一个是每个个体拥有复原的能力和技巧,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第二个是个体在组织内拥有积极的体验,包括人岗匹配、战略同频、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相对协同、和组织一起成长、可预见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等;最重要的是第三个,即个体在组织内拥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我和研究团队对5 835位受试者进行了社会调研。其中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者看来,“一把手和高管亲自鼓舞员工士气”是企业在帮助员工提升确定感方面最有效的三个方法之一(另外两个是“完善防疫措施”和“明确战略目标”)。

全球著名的企业服务管理咨询专家大卫·梅斯特在《值得信赖的顾问》11一书中,基于对信任感在理性和感性层面的诸多案例研究,提出信任的公式:信任=胜任力×可靠性×亲密性/自私度

在很多人看来,人们在工作中应去除感性,保持理性,因此在工作中不需要和领导、同事建立私交,工作关系应该就事论事,不去分享自己的私人话题,更不会和同事成为朋友,这也遵循了所谓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原则。实际上,工作占据了人们工作日甚至休息日的大部分时间,远程工作的便利也让工作和生活更难从时空的维度进行切割。研究表明,54%的心流状态发生在工作中,而只有18%的心流状态发生在休闲中。12因此,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亲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在认知学派心理学家的眼中,人类个体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偶尔有情绪,而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偶尔会有一些思考。

研究表明,完全没有工作任务之外的接触是同事之间建立信任的减分项。

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士的丹尼斯·珀金斯,在退役后长期致力于个人与团队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尤其是在极端的逆境中)如何提升领导力的研究。他在《危机领导力:领导团队解决危机的十种方法》一书中指出,上司以无私、不求回报的心态去帮助下属,打造兄弟情谊文化是十大危机领导力的第一大策略。

在一项针对全球13种语言有关正面和负面表达频率的研究中,清华大学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发现,在过去200多年间,中文的负面表达在世界上13种主流语言中是最为明显的。多数人习惯性地呈现出消极的表达倾向。

在职场中,要想成为一个同事可以信赖、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人,需要积极地表达善意和赞美。当然,这种表达的发心应该是不求回报的。

心理学家雪莉·盖博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从积极/消极和被动/主动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沟通中往往呈现出4种不同的回应方式,包括:积极主动,即真诚热情的支持(正面的语言回应,并结合适当的身体语言和积极情绪的表达);积极被动,即低调支持(只对事件表达知晓,但没有任何积极情绪的流露);消极主动,即指出事件的消极方面(只看到事件不好的一面,而忽视正面回应,并同时表达消极情绪);消极被动,即忽视该事件(完全不理会或者非同频回答)。在这4种回应方式中,消极被动是一种“冷暴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冷漠都是一种情绪上的虐待,使对方陷入孤独,逐步走向崩溃。

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婚姻交流中有4种毒药:批评、蔑视、防御和冷漠。有这4种回应方式的夫妻平均会在婚后5~6年内离婚。

日常沟通中我们所选择的回应方式,对于人与人之间亲密性的建立和信任的打造至关重要。如果希望他人成为自己韧性的同盟,获得持久健康的关系,就需要双方积极投入日常交流。

在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中,积极回应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行为原则。

与其他任何欲望相比,人们最渴望的就是被倾听。西方有句谚语,“就连魔鬼都想被倾听”。只有深入地倾听才会带来真正的沟通,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沟通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聆听那些未说出口的话。”在你真正听到对方所表达内容背后的情绪,并给予积极回应时,你付出的是“一对一”的注意力。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期一会”,你和对方分享了一段生命。在下一次和他人交流时先想到这一点,想到自己和对方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带着好奇和期待,也许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人类的幸福有五大关键要素,可以理解为五层幸福,包括愉悦的感受、成就感、做喜欢并擅长的事、温暖而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帮助他人。其中最高层级的幸福感来自利他,这是我们持久幸福感的源泉。

有意识地实践感恩,不断去帮助他人,不仅能够确保我们大脑中的情绪“指挥官”发挥稳定的作用,而且能够反复强化我们的神经通路。

了解了人类对掌控感的迷恋后,我们会知道付出不是一个等价交易,“真心换真心”本身就是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一旦有了期待之后,大概率的结果是让人失望,即便是恰好满足期待,我们的惊喜和感恩之情也会衰减。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直接接触、面对面沟通、非语言交流去启动我们的积极感受。我们不断强化这些行为,不断重复对自己和他人的感恩、欣赏和爱的积极表达,重复得越多,企图心就会越弱,情感联结就会越强烈,对生理和心理的积极影响就越大。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都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帮助别人是提升韧性和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

聪明的利他,是要从他人的需求出发,我们自以为的善行,可能是给对方的干扰。

长期自我牺牲式的利他,会导致心理资本的损耗甚至枯竭。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消耗得很快,完全依赖意志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是糟糕的策略。

一开始我们的利他总是有理性的驱动力,比如要求回报、愉悦自己等。但随着善行的积累,利他就会逐渐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利他的境界应该是既无社会性也无政治性的,而且是一种自然流露,就像真爱是不需要理由和目的的,亦如佛教说的“不住相布施”,做好事的动机不应执着于“福报”。利他不是提升韧性和获得幸福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韧性认知
▲在个人层面,能够拥有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拥有可以获得广泛支持的社会网络,对于韧性的打造和提升极为重要。
▲一个人是否自私、能否换位思考去帮助他人达成对方的利益,对于信任的影响最大。
▲在与他人之间加强亲密性以建立信任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放下对自我的执着,给予他人更多个性化的关注、肯定和赞美。
▲利他是情感和理智的结合,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需求出发,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自身的“已知障”,认知的迭代也会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给我们新的洞察和启发。

第9章 韧性:从个人到组织

根据英国标准协会所发布的《组织韧性报告》,组织韧性是指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乃至繁荣而不断预测、准备、应对和适应日益加剧的变化和突发破坏性干扰的能力。组织韧性持续改进的模型包括6个重要部分,首先是三个核心要素:产品和服务的卓越性、工艺和流程的可靠性、人才和行为的可塑性。

第一,高韧性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应该成为韧性文化的打造者

第二,企业需要进行初心回顾并明确价值主张,在全员范围内进行深入沟通。

第三,组织韧性不是取舍,而是在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

第四,决策层需要有多元化视角,重视年轻人才的想法和诉求。

第五,韧性的打造永远在进行时,需要长期战略定力

我把领导力看作从洞见自我到激励他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通过自身的韧性修炼去影响自己身边的人。

韧性认知
▲组织韧性不是目标取舍,而是多维权衡。
▲组织韧性不是变革终点,而是持续精进。
▲组织韧性不是机械反弹,而是灵活迭代。

第10章 写在最后:“觉察—意义—连接”的统合

韧性的打造,归根结底是要还原人的完整性。就像治愈的英文单词“heal”本意代表的是“使完整”一样,无论是觉察(自我与自我)、意义(自我与世界)还是连接(自我与他人),其目的都是将自我的内核与外部合二为一,感受自身的完整性。

史蒂芬·柯维曾分享道,他人生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在每一个外部因素与我们采取的行动之间,都存在着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选择

学习是指个体和组织主动而持续地通过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甚至创造环境来改变自身行为的过程。

是否经常采取行动也是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的重要分水岭

恢复心率的时间是区分顶尖选手和普通选手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为自己打造韧性工具包的初始阶段,有几个小的建议你不妨考虑。第一,任何新习惯的养成和新行为的改变都应该始于简单。第二,在明确了自己打算先尝试哪种行为改变后,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大脑像“傻瓜相机”一样直接进入执行模式。第三点是在第5章强调过的,为自己设立行动承诺。任何你尝试的改变都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作为天性喜新厌旧的物种,在意识中植入承诺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聚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