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是“三驾马车”,是创新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

每逢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三驾马车”。这在全中国深入人心。什么是三驾马车?就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经济学普及到这种程度也让我们经济学家感到吃惊。因为你到美国去问美国的出租车司机,什么叫三驾马车?没人知道。问美国总统,他也未必知道。但是在我们国家,连出租车司机都能跟你侃个半小时什么叫三驾马车。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这些都不是动力,而是拉力。消费也好,投资也好,净出口也好,在经济学的供给需求框架中,都是需求方。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它们不推动经济增长。今天我们讲经济增长的动力,动力是供给方的。讲到动力,这里面有很多方面。在过去30多年中,我们的动力主要靠资源动员,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这些都是增长的动力。但那是“旧常态”。在“新常态”中,这些因素仍然是动力,因为我们现在只是中等收入经济体,还不是高收入经济体。在高收入经济体中,只有一个动力,那就是创新。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还可以利用过去这些动力,因为资本积累还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多,在劳动力方面,虽然过去那种红利没有了,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多空间。新常态新就新在只靠过去这些动力是不够的,要逐渐转向新的动力,而这个新的动力,就是创新。当然还有改革,改革是制度上的推动力。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中。这个机会我不能说是以前从来没有过,历史上有过很多类似的机会,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个机会有其特点,而且中国的环境和文化特别适应当前的创新,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为什么互联网后面可以加一个行业,或后面可以乘一个行业,变成“互联网+”“互联网×”?这是因为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以及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等,可以引发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而是多个产业的变化。我们有时候拿高速公路来做比较,但是,我更愿意拿它跟历史上发明电带来的变化做比较。在发明电之前,产业布局取决于动力源的地理位置,比如在水的旁边。但是有了电以后,一下子所有的布局都转变了。同样,互联网也会带来类似的变化。

互联网还有一个特点,与我们中国的特点和文化有关。我们想一想,德国工业4.0、日本制造业,都非常精密。我们的制造业可以改进,但是我们做不到那么精致。不仅我们做不到,美国人也做不到,因为文化特点不同。但是互联网有网络效应,效果是市场规模N的平方(N2)。所以我们的人口众多就变成了优势,是很多别的国家比不了的。在这一点上,美国与我们类似,它也是大国。跟我们能比的还有印度。

再有,互联网相关产业中不少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当进入门槛很低的时候,就不需要很高的固定成本,只需很少数人就可以搞出创业公司。这是供给方。从需求方看,互联网使个性化成为可能。不管你是什么年龄阶段,你有什么特点,你的个性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我一直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我在硅谷的一个朋友十几年前告诉我,他们跟美国的风险投资人开了20次电话会议,说要投资中国的短信业务,20次会后仍然被否决,美国人不能理解短信怎么能挣钱。在中国,短信下载铃声,是十几年前的个性化需求,而在国外是没有的。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进入门槛很低,就使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一盘散沙、每个人都想当老板的特点,在新技术下,可以变成优势,而且可以尽情发挥。这也是为什么像互联网、物联网等,在中国很受欢迎的原因,而且对下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起到超出我们想象的作用。

摘录于《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 作者:钱颖一

一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