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一 唐纪三十七乾元二年(759)正月至上元元年(760),共2年
- 在一个组织里,总是有办事的人,也有弄权的人。你以为他是在办事,其实他是在弄权。区分办事与弄权,才能搞懂每个人在做什么。
- 人和人的关系要随时调整,尤其是当过去比我地位低的人超过我的时候,要立即调整过来,如果他对我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就更要小心谨慎。
- 坏事是坏人干的,但往往也是好人惹出来的。坏人一定是要干坏事的,但好人不能看不到自己的责任,你惹他干什么呢?
- 谗言可以离间父子、君臣,可以让朋友、兄弟反目。进谗言的人,出发点都是为你好,或者为你打抱不平。之所以听信谗言,也是因为自私。
卷第二百二十二 唐纪三十八上元二年(761)正月至宝应元年(762)六月,共2年6个月
- 最重要的军事行动,往往就是等待;或者说,不管军事、政事、企业的事、个人的事,等待,都是一个独立的、正式的行动。理解等待,学会等待,就能少犯好多错误,无为而成。为什么呢? 《孙子兵法》说得很清楚,仗不是你打赢的,是敌人自己败了,你再上去帮忙打一下。
- 一句话,要先胜后战,赢了再打,要胜中求战,不要战中求胜。所以说,战胜敌人靠什么?主要靠等待。
- 官府没钱,百姓遭殃,这就是恶性循环
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广德元年(763)七月至永泰元年(765)十月,共2年3个月
- 靠自己的修养。作为领导者,要心里始终装着下属,并且有能力让对方认识到这一点。
- 成功的要诀呢,就在一个“诚”字上。李豫的诚信,不能及臣;郭子仪的诚信,则上足以及君,下足以及将士,这就是修养。
- 修养到位了,就能让人知道你的为人。至于别人的心,不需要知道,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把直的木板放到弯的木板上面,那弯的也变直了,别人的心是跟着你的心而变的,这就是领导力的修养。
- 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差距,就是他的私心。私心多了,领导力就没了。
- 恩义之道,就是对内有恩,对外有义。
- 事情都是循环推进的,你一步也不能走错,要规划良性循环,维护良性循环,宁愿走得慢,也要克己复礼,保障良性循环,这样,就越来越好,进入“天使循环” ,王天下,活在他人想象之外。如果一步踏错,就一步错,步步错,每个解决问题的举措,都会制造出新的、更大的问题,从弯道超车,到走错路口,然后迷路,寻找出路,慌不择路,穷途末路,走上绝路。
卷第二百二十四 唐纪四十永泰元年(765)闰十月至大历八年(773),共8年3个月
- 自己先做到,士兵们就不用号召,自己争先恐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身开始,就是这个道理。
- 这不是生存智慧,而是一种态度,郭子仪的态度就是——“精忠报国,等待被诛杀” 。这是一种彻底的诚意正心,装不出来。诚于中而形于外,皇帝看见了,相信了;所有人都看见了,相信了。
-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有“智慧” ,一切都靠诚意和本分。
卷第二百二十五 唐纪四十一大历九年(774)正月至大历十四年(779)七月,共5年7个月
- 这是“隐恶扬善” ,坏的方面不说,让大家一切往好的方面想。世界的好坏是被说出来的,你老说坏话,你的世界就会变坏;多说好话,你的生态就会变好。
- 骗术无论多么拙劣,无论有多少漏洞,都无所谓,只要给对方戴的帽子足够高,他自己会帮你把漏洞补上。
- 你不拿工资,就给其他人形成道德压力,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
- 用人不分亲疏、新旧,只考察贤能和不肖
- 推进一件事情往往很难,就是因为人人都怕麻烦。懒惰和拖延,是人性的通病。
卷第二百二十六 唐纪四十二大历十四年(779)八月至建中二年(781)五月,共1年10个月
- 做老板的,总是在操心这个人不可靠,那个人也不可靠,没有一个好人。却不知道所有的原因,都是自己修养不够,每个人的社会生态环境,都是自己造成的。
- 你如果讲义,跟你的人都义;你如果是为了利,跟你的人也就一切为了利,而从你身上谋利,比跟从你去外面谋利方便多了。
- 有缺陷的人容易自卑,自卑的人特别需要尊重。你尊重他,能得到超额回报;轻视他,则会招来凶狠报复。
- 与人为善,不是说对人好,而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比我的好时,我就能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看法、做法,选择听从他。
卷第二百二十七 唐纪四十三建中二年(781)六月至建中三年(782),共1年7个月
- 总想保自己安全,对任何一方都没有担当,随时出卖任何人,这就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无论是朝廷、盟友还是下属,最后都只能抛弃他。他不敢担风险,就承担了所有风险的总和,最终只有死路一条了。
- 一旦朝廷要求商人交钱,商人往往最终就只能自杀。为什么呢?因为商人不愿意交,一定会隐藏钱财,而隐藏就要被拷打。商人受不了酷刑,交出一部分,负责的官吏就认为肯定还有没交出的。最后就算你真的没有了,也没人相信,继续被拷打。只有你死了,你的钱才算是交完了。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纪四十四建中四年(783)正月至十月,共10个月
- 打仗时间拖长了,后方和外交都会出问题。如果兵疲气挫,力尽财竭,列国诸侯就会乘你的危机而起兵进攻。到那时,再有智谋的人,也束手无策,所以用兵只听说过老老实实的速决,没见过弄巧的持久。
- 人都是跟着形势走,没有人一定要叛变,也未必有人一定会忠诚,作为君王,要掌握的是“势” ,造就大家忠君爱国的形势。
- 读史的关键是复盘,代入自己,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 德宗的问题,大概是三条:一是目标定得太高,二是心太急,三是总想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益。这也是我们今天很多企业家的通病。药方也很简单,三味药:一是目标要定得低;二是不要心急,自己解决不完,下一代解决也行;三是坚持以最大投入获取最小回报。
- 心越急,不仅时间拖得更长,而且解决不了问题。
-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 ”一次没搞成,就要返工,就反而退步,这就是德宗的情况。如果每一次都做对,每一步都向前拱一小步,从来没有退步过,那看起来进展慢,却会很快很快达成结果。
- 德宗的问题,还是私心太重,对国家和人民,他并没有诚意。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纪四十五建中四年(783)十一月至兴元元年(784)正月,共3个月
- 积重难返的事,只能从头再来,一点一点地做
- 正确道路只有一条,没有“千方百计” 。但是学生觉得这还用你说吗?这我还不知道吗?这解决不了我现在的问题!由于不能马上解决,他就不采纳,还是不认真听讲,还是不写作业,还是贪玩,那就一直烂下去了。
- 诚,又是无私无我,德宗行事,一贯自私自利自我,他说自己“本性甚好推诚” ,就是极端自我的表现。
- 诚信之道,必须是持续不断的,不可一刻离身,要“慎守而行之有加” ,时刻注意,加倍努力!
- 做老板,一定要做到无我。因为你已经太强势,只有无我,才能让下属的能力得到发挥。而让每一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正是体现领导力的根本所在。
- 人对他人,有一种天然的否定倾向,否定是稳定状态,肯定则是不稳定的,这是一种人性的缺点。原因在哪里呢?这可以用管理心理学的“自我印象管理”来进行解释。
- 与人为善,不是对人善,而是看见别人好的地方,就跟着学,照着做。
- 皇帝应该守着国家,守着人心;人心失了,国家没了,守着钱,守得住吗?陆贽要他“散小财而成大财,损小宝而固大宝” ,他听不懂,陆贽的话,他一句也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