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其分的孤独》–你如何拥抱世界,世界就会如何拥抱你

发表于

前言

人之所以能够忍受孤独,主要得益于在童年时获得了父母的积极照料,拥有如此体验的人最终会将这些照料内化为对自我的关爱与陪伴。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这里的“未被表达的情绪”,背后藏着“无法接纳的过去”。

当我们能够在一段关系中,被一个鲜活的客体接纳与镜映,我们便能拥有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是创伤还是礼物,取决于你的选择。”

第一章 如何看待自己

自在者的付出和获得成正比,在关系中感觉美好而自在。

什么是核心价值感?核心价值感可以理解为你赋予你的生命以何种意义——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定义自己的人生、你认为自己是谁。

所谓存在感,就是被重要的人重视的感觉。比如公司的老板特别器重我,每天我来到公司,老板都主动跟我打招呼,所有的同事都喜欢我。那么,我在这个公司就能体验到非常强烈的存在感。

价值感是人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

归属感是指个人被他人或团体接纳时的感觉。

结交好友、追求爱情都属于“爱与归属的需求”。

掌控感是指我们对生活、工作、未来发展等掌控的能力。

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自我成全,自我成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完成了上一步,下一步才可能发生。这也是很多人明明懂了许多“和解”的道理,却还是做不到“和解”的原因。

第二节 在关系中,你属于哪种模式

控制模式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竞争的关系。

成全模式与控制模式不同,在成全模式下,我们和任何人相处时都会感觉友善而平和。

成全模式又被称为双赢模式,无论是从情绪价值出发,还是从利益价值出发,彼此都有付出,双方也都能获得回报,实现双赢。

绝大部分回避社交的人的自我模式都是疏离模式,类似于“井水不犯河水”的感觉。

在顺从模式中,我们更重视他人的需求胜过自己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总是优先顾及他人的感受。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就需要这种成全模式。一味地控制或是一味地顺从都不可取。

美国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在他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曾提到:爱需要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

第三节 了解真实的内在自我

你有觉察过自己的心理状态吗?你有了解过自己做某件事背后的动机或动力吗?如果你的答案是有,那么恭喜你,你对自己是好奇的。一个对自己好奇的人,人生是不会无聊的。

我们应该如何了解自己的身体呢?试着问问自己: 我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体喜欢什么味道,什么食物?当舌尖触碰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时,我的身体是什么感觉?

了解自己的身体还包括对身体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了解自己的情绪,就要去分辨和觉察自己的“主要矛盾”。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是觉察情绪,当你能够觉察情绪的存在时,才有可能更好地应对它

一个让自己感觉舒适滋养的生存空间,会让我们的身心愉悦,它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当我们能够讲好自己的故事,就会越来越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看到它是为了处理它,而不是抱怨过去,抱怨他人。抱怨会让我们沉溺在过去的困境中止步不前,并不会让我们拥有现在和未来。人生还有大把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去做一个新的选择

第四节 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自卑与自尊

一个能在台上表现自如的人,其实未必是自信的,但一定是自尊的。

尊重是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或他人。

要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而非接纳一个完美的自己。

真正的自尊是“哪怕我不完美,哪怕我没有那么厉害,也可以”。

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就是尊重;不抱怨过去,不评判我们曾经使用的方式,就是自尊。

第二章 如何看待他人

忽视是一种不被回应的体验

当我们和一个非常在意的朋友或者恋爱对象发信息聊天时,如果对方回复及时,我们会感觉自己备受重视。但如果对方在我们发了很多条消息后毫无回应,甚至“已读不回”,那一刻真是最糟糕的体验。

忽视得以实现,其实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那个忽视我们的人,一定是我们在意的人。

忽视的三种类型 需求忽视 情感忽视 价值忽视

第二节 讨好

讨好别人的人总是希望通过讨好来获得他人好的对待,他们似乎有一种执念,就是只要我对你足够好,你就会喜欢我。其实,这是一种认知偏差。因为你对我的好坏,和我是否喜欢你并不是直接画等号的。

即使讨好后可以获得不少利益,我们也会认为那只是对我们的补偿而已,并不会感激对方,而是觉得这是我应得的。这并不是一个能令人感觉舒适的关系。

讨好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冲突。讨好的关系中没有绝对的受益者。即使是被讨好的人,也不会因为他人讨好了我就感觉心情愉悦,有时候反而会对讨好自己的人处处防备。

可即使讨好行为如此不好,我们为什么还是对此锲而不舍呢?

第一,讨好是为了获得重要的人的认同感、关注与爱。

第二,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

讨好者渴望他人看到自己的付出,肯定自己的付出,若未如愿,则会霸占道德制高点,攻击对方。

第三,出于恐惧,担心自己被排挤。

我们讨好其他人时,内心中就一定认可对方吗?其实不然。

不要再费劲让别人快乐了,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人能左右我们是谁,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我们自己。

走出讨好

想要走出讨好,第一步我们先要看看在讨好的时候,我们是否把对方投射成了一个“坏”人。

其次,选择真诚同样重要。

对自己真诚是指,一件事我们做不到,我们能够承认并接纳自己做不到。对他人真诚是指,我们承认自己做不到,并能将此知行合一地表达给他人。

一个选择对自己、对他人真诚的人,是有力量的,也是能吸引他人的;而一个选择处处讨好、伪装的人,则是脆弱的,也是容易让他人躲避、远离的。

第三,讨好他人不如讨好自己。

第三节 讨厌

有一种讨厌源于我们欲罢不能的喜欢

讨厌背后的动力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让我们来看看讨厌背后的动力。

第一,我们讨厌他人往往是因为我们内在有强烈的挫败体验——竞争的挫败或未被满足的挫败。

第二,我们讨厌的人可能恰恰是理想化的自己,这是由自卑引起的讨厌。

第三,自我否定的投射。这是指我们讨厌自己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无法接纳这部分的自己,所以就将这种行为投射给他人,最终表现为对他人行为的讨厌。

第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第五,边界的侵入。

如何处理讨厌

第一,当我们感觉讨厌一个人时,我们要辨别清楚是讨厌他这个人本身还是讨厌他的某种行为。

第二,我们要区分清楚是讨厌对方,还是讨厌与对方相处时,对方眼中的自己。

第三,有时候我们讨厌的是打破我们幻想的那个人。

第四,警惕自卑的陷阱。

第四节 嫉妒

羡慕更多存在于“我没有但他人有”的场景

嫉妒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竞争的嫉妒和被无视的嫉妒。

通过嫉妒,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呢?

首先,嫉妒的争夺是一种获得感的争夺,我们想要补偿他人有但我没有的东西。

其次,嫉妒的争夺是一种价值肯定的争夺。

最后,嫉妒的争夺是存在感和被关注的争夺。

嫉妒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以他人为量尺来评价自己;但嫉妒是一面哈哈镜,因为我们在这面镜子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我们的不足之处。嫉妒同样是一味毒药,它会把我们的亲密关系、有深度连接的关系、由爱连接的关系变成以恨连接的关系。

我们如何转化内心的嫉妒?

嫉妒的人一定是孤独的,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嫉妒是我们生而为人都会有的感受。坦然承认嫉妒之心,可以让我们不被其控制。

第五节 厘清关系中间的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些角色在关系中不重要,或者存在感比较低,其实他们都是整个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作为丈夫,还是作为关系中的其他角色,都要理清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通常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

第二,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权利。

第三,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价值。

关系中的越位与揽责

在角色的权利中有两种情况特别影响关系的和谐,经常会引发一些问题。这两种情况一个是越位,另一个是揽责。

什么是越位?

简单来说,就是这明明不是你的分位,不该由你来管,你却偏偏去管。

什么是揽责?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家长都会陪孩子写作业,还经常被孩子的作业问题搞得焦虑万分。而实际上,作业属于谁的责任?属于孩子的责任,家长的介入其实是把本该由孩子承担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这就是在揽责。

当我们想要寻求关系中的平等时,其实要的可能只是对方的一个积极的回应或及时的满足。

心理学家伯尼尔在“交互分析疗法”中把人格分为三种状态,分别为孩子状态、成人状态和父母状态。

一个成年人,只有能够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时,角色才会平等,也才有可能建立一段平等的关系。

如果两个成年人在婚姻中彼此推责,事事都要对方为自己负责,那么这段关系就很难成为彼此的滋养,反而会成为双方的负担。

如果我们没有厘清关系中的自己期望的角色和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别,那么我们就弄不清自己的角色到底是什么,也意识不到自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有的角色加起来才是我们自己。

第三章 重新面对冲突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和积极反馈。精神动力学中定义人内在的冲突之一就是自我价值感冲突,拥有自我价值感冲突的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我的个人价值在客体眼中是否被承认?其恐惧是害怕自己没有价值。

付出者的三个特点

第一,喜欢强调自己的贡献。

第二,容易否定他人的付出。

第三,在关系中有更强的掌控感。

亲密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无论是伴侣还是亲子,都是如此。

付出者的内在其实是非常自恋的,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就理应获得感谢和褒奖,如果对方没有给予他们这样的回应,他们就会不断地强调自己的付出,让对方感觉内疚和羞愧。

溺爱是一种牺牲自己的付出,它的目的是更好地控制。

过度付出者的内心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心中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自我价值感低。

如何与付出者相处

第一,肯定付出者的价值和贡献。

第二,承认付出者的重要性。

第三,好的关系是价值互换,付出者同样渴望被看到。

第二节 内疚感冲突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精神分析的中德交流班,德国的老师说,西方人更容易有罪恶感,而东亚人,比如日本人、中国人则更容易产生内疚感。

我们常说:“为了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容易内疚和自责的人,恰恰是那些对边界不清晰的人,他们常常会因为内疚让自己深陷痛苦。

内疚是一种自我攻击,攻击的力度过大,就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情绪的崩溃,甚至出现轻生的悲剧。

我常说我们被对待的方式会变成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同样,如果父母经常用内疚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最终也会用内疚来控制父母。

如何与内疚感相处

第一,厘清边界。

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要厘清边界——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要避免往自己身上揽责。他人的情绪应该由他人来管理,要学会温和而坚定地拒绝他人。

建立个人边界的五个维度:
1,物理边界:当有人过度靠近时及时说不
2,人格边界:不随意评判他人,也拒绝被他人评判
3,体验边界:不将自己的体验强加给他人
4,认知边界 :允许认知存在偏差,尊重彼此的想法
5,情绪边界:不被他人的情绪左右,将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

第二,不要做完美的好人。《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中提到,拥有内疚感冲突的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我有罪吗?其恐惧是害怕自己犯错,不够完美。很多人就是因为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完美的好人,所以才容易内疚。

第三,自我负责。

一个需要通过内疚控制他人,让他人为自己负责的人,迟早也会被内疚反噬。

第三节 安全感与控制欲的冲突

安全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确定感,一个是可控感。

安全感可以分为两类:依恋安全和能力安全。

好的妈妈会在孩子饥饿时喂养孩子、保护孩子的跟随行为、对孩子的呼唤有回应,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而依恋安全就是孩子在和妈妈的互动下形成的安全感。

能力安全也叫探索性安全,是指在一些相对有探索性的环境下,带给孩子的安全感。比如一些爸爸喜欢带孩子去户外,带孩子学习骑车、攀岩等,在这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中给予孩子保护,从而让孩子形成一种安全感。

爸爸和妈妈最大的区别在于,妈妈的力量是向内的,要把孩子拉回来;爸爸的力量是向外的,要把孩子送到外面环境中去,使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如何重建安全感

第一,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

第二,觉察控制,停止指责,培养信任他人的能力。

在关系中过于敏感是因为我们在依恋关系中有过一些挫折的体验,这导致我们对他人不信任。不信任谁呢?不信任的是我们最初的客体,到后来我们把对客体的不信任全部投射到别人身上。

第三,做自己的安全基地。真正能让我们获得安全感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要认识到,如今的自己已经不是曾经的自己。

无论儿时父母是否给予了我们依恋安全和能力安全,我们现在都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满足自我需求,成为自己内在的父母,让自己有安全感。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有选择的。

第四节 自给自足与被照顾的冲突

“我们一生都渴望结合,而这种渴望来源于我们对回归的向往,如果不能回归到子宫里,那便是回到一种虚幻的结合状态,即共生状态。这种状态深埋在原始的无意识中,每个人都为之奋斗。”

拥有被照顾与自给自足冲突的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谁提供了安全和照顾?其恐惧是害怕失去照顾自己的客体。

我之前认识一个女孩,在有男友前大家对她的印象就是“女汉子”,在有了男友之后,毫不夸张地说,之前能扛煤气罐的她变得连瓶盖都拧不开。这不是说她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而是当人沉浸于一段亲密关系中时,无论其是否可以独立自理,内心都是渴望被照顾的。

很多自我感比较强的人看待人际关系的观念往往是:“有你很好,没有你我自己也可以”,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给自己贴了标签,设了限。“离开他,我肯定就活不下去了”“这个工作我自己肯定完成不了,没有他我不可能成功”……这些都无异于自我剥夺,剥夺了自己的可能性与发展潜力,剥夺了自己的自信心。

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丧失自由、失去自我,也要选择被照顾呢?

第一,有可能是因为童年缺爱,希望被“二次喂养”。

第二,希望用这种方式检测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

第三,渴望被照顾是一种退行的状态。

如何应对被照顾与自给自足的冲突

我们要做的不是在被照顾和自给自足之间做出取舍,而是在二者之间做到动态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我养你”和“你养我”来概括,更好的是“有你很好,没有你我也可以”。

第五节 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大多数时候,追求独立的路上总是荆棘密布。这是因为:第一,我们的能力不足以让我们独立;第二,在关系中对方不允许我们独立。

“分化”是由家庭系统治疗心理学家莫瑞·鲍恩提出,它是指一种能够分辨和管理个人的情绪和理智,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那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分化水平呢?这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当父母分辨不清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哪些感受是我自己要承担的,哪些感受是你自己要承担的,关系之中就会缺乏边界,将这种相处方式在代际之间传递给孩子。

妈妈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有分离—个体化的可能。

就好像电影《一九四二》中,张国立饰演的地主角色,在逃难中身无分文、衣衫褴褛的他说:“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这里展现的就是具有能力安全的人。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想要帮助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孩子需要的是一个“60分妈妈”(Good enough mother)。“60分妈妈”意味着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当孩子说“妈妈陪我一起玩”,而妈妈正在忙碌时,她不会不管不顾地抛下所有的事情,而是会说:“妈妈知道你想和妈妈一起玩,但是妈妈现在有其他的事情,你先自己玩一会儿,妈妈做完自己的事就来陪你玩。”或者说:“妈妈有其他的事情,你看看能不能找你的小伙伴或者找爸爸一起玩?”

依赖又独立的秘密

首先,依赖又独立只能发生在两个成年个体之间。

在家庭系统中,我们为什么会强调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分离—个体化。

现在很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这其实也是一种依赖的表现。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成年个体”就是我们不依赖于我们的原生家庭。

有时候我们抱怨原生家庭,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攻击性、所有的恨意、所有的无奈、所有的无力全部投射上去,把所有的不好都归责于他人,这样我们就可以逃避面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躲在怨恨里,躲在过去,不放过他人,也不放过自己。

第四章 重新认识孤独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三件最重要的事:第一件是生命的意义,第二件是存在性孤独,第三件是对死亡的恐惧。

存在性孤独并不是指实际的寂寞、孤独,也不是指一个人内心中的孤寂荒芜,而是我们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所存在的、与其他生命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种孤独也并非完全无法解决和克服。解决它的唯一方法,就是与其他人建立连接,尤其是建立深度的连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密关系。

孤单是没人理我,而孤独是没人懂我。

“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最重要的感受。”

一般来说,孤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自我封闭性孤独、被动孤独和主动孤独。

自我封闭性孤独,也叫自我隔离性孤独,它的主要表现是性格自闭,不会主动抓住机会,也不会主动跟人产生关联,不愿意展开社交,只想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环境里。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你一个人关上房间的门,坐在透亮的窗前,捧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让自己彻底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同样是你一个人,但体会到的则是积极甚至极致的享受。这种安于孤独的状态,也就是恰如其分的孤独,恰到好处的孤独。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认为一些事情你拥有决定权,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那这恰恰意味着你没有与别人真正建立关系,更没有在这段关系当中做到最重要的一点——尊重。

第二节 为什么牺牲这么多,依然不被认同

牺牲与奉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牺牲是委屈自己,有时甚至会让对方感觉亏欠,获益者往往只有一方;奉献者则是为了成全自己、成全关系,最终获益的往往是双方。

具有受害者情结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总会期待别人能带给自己价值,期待别人照顾自己,自己却不想付出;或者在人群中表现得像个脆弱的婴儿,离开他人的帮助就手足无措,无法继续生活。

一个自我牺牲型的人,既不承认自己的需求,又不承认他人的价值,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中。

自虐就是对自己所恨的对象发出爱的邀请。

当我们的身体需要休息,但意识又不允许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创造各种机会来让自己休息。

很多时候,自我牺牲的人只是为了满足自恋心理,目的是感动自己,以一种有“恩”于他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在意对方是否真的需要这份付出,结果只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和愧疚感,甚至想要远离。

第三节 建立有效社交,看见关系中的你我

以下四种误区,就很容易让我们掉入单向社交的陷阱之中。

第一,如果我们对一个刚认识的人抱有过分的期待,比如把他当成一个能够照顾自己,并且能满足自己某些需求的人,这就容易导致我们的社交一开始便陷入了僵局。

第二,在彼此尚未完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就带着想从对方身上攫取利益的目的去交往。

第三,在交往前,先设定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意象是不讨喜或惹人厌的。

第四,习惯用单一的方式对待所有人,而不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

如果想与他人建立连接,我们首先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爱好、情绪等,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之上与对方交往,才有可能建立有效社交。

建立社交的五个层次

一般来说,我们要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从陌生到逐渐熟悉,再到无话不谈的挚友,需要经过五个层次。

第一,陌生人之间打招呼或阐述事实。

第二,提出诉求或愿望,让彼此有所互动。

第三,对某些事件表达观点。

第四,对某些事情表达感受。

第五,彼此分享秘密和真实的自我。

自我表露是指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包括想法、感觉、喜好等。心理学研究证实,自我表露是建立、维持、促进双方关系的最有效保障之一。

社交的五个原则

我们还要遵循社交中的一些原则,从而帮助我们从“社交小白”进阶为“社交达人”,从回避社交到享受社交。社交原则同样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做一个愿意为他人鼓掌的人。

第二,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他人。

第三,要有循序渐进的分寸感。

第四,向对方表达善意。

第五,遵循价值交换原则。

想要远离孤独,建立真正的社交关系,关键一点就是要不断提升自我。我们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向内探索,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停止对自己的否定,增强自己的信心;二是向外拓展自己的社交圈,与愿意支持你、帮助你的人建立联系,打造自己的社交系统,不断积累自己的社交资源。当你变得比以前的自己更好、更优秀时,你的自我价值自然就获得了

第四节 告别无效社交,减少自我内耗

什么样的社交关系才是好的滋养关系呢?或者说,怎样定义有效社交呢?它一定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有效的社交关系是能够建立合作的关系。

第二,好的社交能够为我们带来归属感。

第三,好的社交能帮助我们获得成长与成就体验。

无效社交的五种类型

无连接式社交

大部分关系得以维系,本质上都遵循价值交互原则,社交更是如此。缺乏深度的价值交换,或只有单方面的价值提供,都难以构成一个良好的社交关系。

面具式社交

在社交活动中,你会发现你在职场中呈现出来的、与同事之间相关联的自己,与独处或与更亲近的人在一起时的自己,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被我们称之为“社交面具”。

自恋式社交

自恋式社交也称为自体自恋的社交方式,它通常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

被动等待式社交

实际上,如果你不能主动走过去,或者不能向对方发出一些相对真实、明显的社交信号,那么你是很难与别人建立关系的,别人也会认为是你先不喜欢他们,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无合作式社交

第五章 真正的自我接纳

几种常见的自我挑剔

对有些人来说,爱自己有着非常苛刻的条件,比如:“我必须做好每件事”“我必须成为完美的人”“我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喜欢”……这些条件的背后往往是深深的自我谴责与自我挑剔,因为这些“必须”都是对自己不合理且过度的期待。

比昂认为,人的情感分为两种,能够承受的情感就是阿尔法,承受不了的情感就是贝塔。把贝塔元素变成阿尔法元素的功能,就是阿尔法功能。简单来说,阿尔法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转化情感的功能,尤其是将负面情感转化为正面情感的功能。

什么是自我接纳与自我关爱?

自我接纳就是成为自己的容器,而自我关爱则是让自己具备阿尔法功能,学会去觉察自己、改变自己,处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挑剔的背后一定是不接纳。如果我们真正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这个世界,我们的评判之心也会少很多。

强大也不意味着无坚不摧、完美无缺——强大不是“我一定可以”,而是“哪怕我不可以,也没关系”。

第二节 如何建立一段健康的关系

如果我们无法很好地接纳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失误,或者是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甚至是有意无意地做过的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那么,我们就无法与别人真正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讨人喜欢、不值得别人善待,那么即使别人真的在善待我们,我们也不愿意相信,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地接受自己内在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如果一直带着这种冲突生活,我们就会寄希望于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完美的、值得信任的,以此减轻自己的危机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到自己是不完美、不值得信任的,由此我们又会对自己充满挑剔。所以,在任何关系中,自我接纳都很重要。

自我接纳也意味着我们要真正地接受人生中的种种丧失。

如果我们不接受分离和丧失,就很难有能力面对真实的世界,也永远无法获得成长。

我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边界。

尊重并不是一味地讨好、顺从、仰视、跪拜,更不是完全按照别人的意愿行事,而是把自己和对方都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

第三节 你如何爱自己,别人就如何爱你

爱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爱自己的人会尽量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二,爱自己的人会关注自己的感受。

第三,爱自己的人在看到自己的不足时,能够坦然接纳自己。

第四,爱自己的人更擅长宽恕自己。

第五,爱自己的人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否定自己。

她们可能会像父母挑剔自己一样,对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百般挑剔,希望对方可以像父母疼爱哥哥弟弟一样无条件地为自己付出,但事实上,另一半没有能力也没有责任去疗愈她们,最终还是要依靠她们自己走出童年阴霾,治愈家庭创伤。

爱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能力,即使我们幼年可能受过一些伤害,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爱,也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爱自己。所谓悦己,不是取悦,而是悦纳,我们要接纳完整的、不完美的自己。当你真正做到悦纳自己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周边的人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你。

如何爱自己

物质上的丰盈根本无法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真正的爱自己是接纳自己,不伤害自己,认可自己,尊重自己。

第一,我们要学会性别自爱。

第二,避免陷入自伤的陷阱。

第三,认可自己的成就。

第四,设定自己的边界,远离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人和事。

第五,对自己足够尊重。

当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是满心欢喜,还是满脸嫌弃?尝试从当下开始,善待自己。拥有了爱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第四节 如何做出人生的关键选择

厘清生命中的选择(3W1H)

WHO——厘清选择的主体

事实上,你之所以选择受苦,是因为受苦是你的需要,你的选择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

WHEN——厘清选择的时间

WHAT——厘清选择的对象

人生中的事分为三类,即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自己的事,自我负责;别人的事,给建议或提供帮助;老天的事,敬畏臣服。

HOW——需要选择一个态度

任何事情都有至少三个以上的选择,当我们再次认为自己没有选择时,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第五节 如何寻找生命中的合伙人

当我们不以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观测他人,而是承认他人对事物也拥有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时,就是好的合作发生的前提。

心理学上有一个状态被称为悬空状态,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往往没办法看到真实和客观,而是更多地让自己悬在半空中,或者说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在意自己的得失对错,并且需要所有人都遵从他的秩序,不愿意看到真实的他人和现实世界的秩序。

人际关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共谋的结果。在合伙人关系中,双方都投入了资源和努力,遇到困难会一起面对,遇到冲突会相互沟通,不管用任何方式,都会努力达成共识,最终实现一个相对共赢的结果。这就是一个好的合伙人关系,阿德勒将其称为共同体关系。

当一个人把他人当成伙伴,并能从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时候,就会产生“共同体感觉”,这是一种有持续价值的对他人的贡献感,也是幸福人生的重要指标。

爱是自立,也是成熟,我们会通过爱他人而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不过,在爱的关系中并不完全是快乐,也有各种无法预料的困难、责任、冷漠甚至悲伤,这些我们都无法掌控,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去爱。只有学会爱他人,我们才能从自我中心里把自己解救出来,才能学会自立和成熟,并找到共同体的感觉。

建立关系时,是什么阻碍了“我”走向“我们”,与他人建立命运共同体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自恋。

过度的自恋会让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对他人难以产生兴趣。

建立合作的第一步是多保持对他人的好奇,而不仅仅是关注自我、评判自我。

第二个是“模式”的重复。

人的最原始的关系模式原型往往来自自己被父母曾经对待的方式

了解自己、觉察自己是突破原始模式的关键一步。

第三个是假想的恐惧。

人际关系中从“我”到“我们”,从“独立”到“合作”,其实是一种选择。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好是坏、是滋养还是消耗,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当我们学会主动去选择,并且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那一刻,我们就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第六章 心灵的慰藉

人生中的丰富有很多种,能够感受到自己人生的丰富,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幸福感。

对自己的生活有可控感,也是让我们获得幸福体验的一种方式。

幸福感有很多都是来自创造。

我们在做心理咨询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做了四件事:首先是共情,我们要先与来访者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同盟关系,一起来面对问题;其次是澄清,也就是叙述事情的经历,这时治疗已经开始了;接下来是质对,即向来访者提出质对性问题,推动他们探索与审视内在自我;最后达成一个修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真正的成就感和知足感并不完全是向外求,而应该更多地向内求、向自己求,同时多看到自己的价值。

一段能够相互看见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拥有幸福的体验。

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看见别人,即使他建立再多的关系,也都是与自己的关系,与别人无关。就像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宠爱有加,表面看是想做一个很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而实际上,这一切都只是在满足自我需求。我们把这称之为完成自恋的一个行为艺术。因为他们将孩子看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不完整的对象,并且只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那部分,却没有去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

任何一段好的关系的建立,都需要先有看见,继而才会有认同和接纳。

在关系中,我们未必要认同对方,当我们能够做到看见对方,就已经能够从中获得幸福体验了。

第二节 怎样的独处能让人获得滋养

独处是让自己处于一种能够独自处理问题的状态。

在我们不得不独处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悲伤绝望,接纳自怨自怜,接纳焦虑不安。

第三节 如何与外在世界相处

你看待世界的样子,便是你内心的样子。你看这个世界觉得到处都充满了攻击、危险或种种不堪,那么说明你内在的世界原本就是如此,因为外在世界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你内心的世界如何,外在世界就如何,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是相互匹配的。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理论,叫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创建。它的意思是说:激发事件A与结果C不是直接相关的,中间还有一个桥梁B。举个例子,同样是面对堵车事件A,如果中间的信念B是“堵车就是浪费我时间”,那么结果C自然是负面的,我们觉得当下这段时间被浪费了,因为会出现焦虑和烦躁。然而,如果我们的中间信念B是“堵车让我有了休息放松一下的机会”,那么结果C将带给我们比较放松的体验,比如我们会听听广播、看看新闻等。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每个人彼此间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处处碰壁、事事不顺,那么你可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一直待在这段关系中?如果不行,就要尝试换一种方式。

对于每个人的人生来说,你如何拥抱世界,世界就会如何拥抱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