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一、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都比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盘导致的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更为严峻。20国集团2008年年底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商定采取共同的应对措施来克服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继续支持银行体系;第二,各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继续坚持自由贸易。这个政策措施稳住了当时的世界经济情况。
中国在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积极财政政策。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始恢复增长,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仍然高达9.2%,2010年达到10.4%,2011年达到9.3%。
在美国,一个劳动力失掉了工作,如果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去积极找工作的话,这样的劳动力就被认为是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不再包括在失业统计里面。
每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欧洲央行在给南欧那些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援助时,受援国要承诺获得援助后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当这些国家领导人拿到援助回国真正推行结构性改革时,国内马上就会出现游行、抗议、社会动乱,改革措施无法推行下去。
二、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
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0.4%,2011年是9.3%,2012年是7.7%,2013年也是7.7%。但是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是9.1%,2011年是7%,2012年是5.3%,2013年是4.9%,同样的时间点也在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比中国还要大。再看巴西,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是7.5%,2011年是2.7%,2012年进一步下滑至只剩0.9%,2013年也只有2.2%。同样的情形,总不能说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往下拉,而且还拖累印度、巴西下滑得比我们更厉害,这样说不通。
唯一能解释我国经济增长下滑,以及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和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在同一时间更严重下滑的,只有外部的国际周期性因素。
三、未来中国经济是否仍能高速增长
(一)投资还是消费
消费增长的前提是什么?是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要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赖于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出的价值,也有赖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降低交易费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靠投资,如果没有投资,以消费增长来拉动经济,开始的时候用自己的储蓄,储蓄用完开始借债,借债借了一段时间后总要还债,而还债的时候就是危机来临的时候。
美国财政部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基本脆弱性》的文章,认为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的确对印度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对中国没有多大影响,这篇文章中对基本脆弱性有六个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认为中国经济是强健的,印度最脆弱,结论是印度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无关。用来说明中国经济可以抵御外部冲击的那些指标,如储蓄率高、外贸盈余大和外汇积累多等,过去都是被美联储和美国学界批评的,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原因,现在反而被用来作为证明中国经济强健的指标。所以我国学者必须有独立的判断,不能跟着发达国家的调子唱,不能因为有许多国外著名的机构或学者讲中国经济要改成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就相信。消费很重要,但消费是经济增长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二)有效投资是关键
(三)投资的资金状况
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负债问题,2013年国家审计署派了五万多人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检查,检查了半年,发现整个政府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4%,属于全世界最低水平的国家。
(四)地方政府债务
中国政府的总体债务水平不高,但是,地方政府债务是否会成为危机的触发点?这在近一两年来成为一个热门问题。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的比例高,而在于借短期债务来做长期建设。整个中央和地方负债加起来是21.7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债务是9.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是10.9万亿元。还有政府给融资平台做担保这一块,中央是2.6万亿元,地方是7万亿元。中央政府债务我们大概不必太操心,所担心的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加上政府为地方融资平台担保一共是17.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5%。政府为融资平台担保,按照过去的经验来看,大约有15%最终需要政府来偿还,加上地方政府债务合计约有11.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20%。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这个比重都不算高。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这个问题,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期限错配。
四、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有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一)未来长期增长的潜力
国内外普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感到悲观,认为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2013年已经持续了35年9.8%的高速增长,这在人类经济史不曾有过,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8%—10%的经济增长奇迹也就维持了二十几年,之后降到7%以下,甚至只有4%或更低。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办法违背这个历史的自然规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技术、产业水平,根据可比的最新跨国统计数据,按照2008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大陆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21%,相当于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初,新加坡在60年代中,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70年代中跟美国的差距水平。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在跟美国同一差距所代表的后发优势的水平上,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8%—9%的增长。所以,从后发优势的潜力来看,中国大陆从2008年开始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这个判断是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乐观臆断。
(二)有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才能维持社会稳定?需要解决收入不均、社会腐败和环境等问题。
第十三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一、改革的成果与国际经济学界的看法
与90年代初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预言恰恰相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而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反倒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经历的不是暂时下降接着持续快速增长的“J”形曲线,而是先急剧倒退然后长期疲软的“L”形曲线(见图13.1)。俄罗斯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8414%,即一年中物价上涨了84.14倍;乌克兰达到10155%,即一年上涨了101.55倍。不仅如此,国内生产总值急剧下滑,俄罗斯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达到1990年的50%,乌克兰只达到40%。随着人均收入的急剧下滑和收入分配的极端恶化,各种社会指标也在降低。1990年俄罗斯男性的寿命预期是64岁,而1994年下降到了58岁。据2006年欧洲银行所作一项23国23000户的调查,70%的人认为现在的生活比转型开始的15年前差。总之,推行“休克疗法”的国家改革困难重重,并未出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预期的效果。在东欧国家中,波兰经济发展最好,国内生产总值下跌20%左右,但是,波兰并没有真正推行“休克疗法”,虽然价格全面放开了,但是,绝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并没有私有化。
二、自生能力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一)现代经济学的暗含前提和推论
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
有一个假设暗含在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被经济学家不自觉地当作经济研究、经济理论的既定前提,我称之为“企业是有自生能力的”假设。
(二)自生能力的理论总结
一个企业的自生能力决定于其产业、产品、技术选择,说明这个概念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日本的农业。日本的农业以小农为主,农场主既是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所以不存在产权的问题,也不存在任何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所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但是日本是一个土地极端稀缺的国家,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如粮食)上不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又是一个劳动力价格极端昂贵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水果)上,也不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农业的精耕细作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但是,日本农场的生存有赖于日本政府的高额财政补贴和关税保护,如果日本政府开放农产品的自由进口,日本绝大多数的农场都要倒闭。
三、现实观察与理论发展
(一)新古典经济理论下的政策失败
1.“华盛顿共识”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来制定改革政策的最具体和集中的表现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其内容有如下几项: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又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和保护私有产权等(Williamson,1997)。
即使在非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有由政府推动而建立起来的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同样会存在。例如,具有赶超特性的韩国的大企业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同时,在社会主义国家,即使推翻了社会主义政府,将企业私有化了,企业预算软约束的现象也不能消除。
2.苏东的改革失败
据1996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和2001年的《改革的第一个十年》的研究证明,苏联、东欧在全盘私有化以后,政府给国有企业的扶持不仅没有减少,有些反而还在增加。同时,转型前推行的是统收统支,转型后政府的税收能力大大降低,在给予企业的扶持不能减少的情况下,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也就不奇怪了。
3.中国的改革挫折
中国改革从1978年开始,效果最显著的是邓小平总结出来的两个“意想不到”:第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巨大的生命力和对农业的巨大推动力;第二个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现有的理论设计,或是照搬西方的经验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就在于这些理论的前提以及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前提与我们的企业特性是不一样的。
4.其他国家的赶超失败
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均收入比韩国高,但韩国的大企业集团与台湾地区的同类企业比较,在技术、资金密集程度上高了一个档次。在1998年的这场东亚金融危机中,台湾地区的汇率只贬值了15%,而且除了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账户没有开放的中国大陆以外,台湾是在东亚地区唯一维持正增长的经济,1998年达4.5%,1999年达5.7%。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能维持这样的增长率,证明它的企业是有竞争力、有自生能力的。而韩国经济在东亚金融危机中崩溃了,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援助,以渡过难关。在推行了IMF的援助条款、取消了对大企业的各种保护补贴以后,目前韩国的30家大企业集团有17家已经破产了。这表明这些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在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是难以生存的。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的贡献则在于放弃了马歇尔体系中市场交易没有交易成本的暗含假设,开启了现代经济学对契约、产权和非市场制度的研究,形成了交易费用学派。
(三)自生能力引入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重要性
四、发掘理论创新金矿,推动学科全面发展,致力民族大业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