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一、改革的进程
(一)改革的必要性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从1978年年底开始的改革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进行,实践的结果比苏联以及东欧国家按现有经济学理论的主张进行休克疗法要行之有效得多。
(二)改革前的农业制度、政策和绩效
从1952年到1978年,农作物的平均增长率是2.5%,谷物(即粮食)的平均增长率是2.4%,而同期中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也就是说粮食增长只比人口增长快0.4%,按人均粮食占有量计算,1978年与1952年相比只增长了10%(见表6.2)。这一增长概念形象一点来讲,也就是当时我们上大学的男生每人一顿饭多吃了几口,可以说生活水平改善极为有限。
(三)改革的措施与结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出现到全面推广的几年间,农业增长速度由原来的2.9%提高到7.7%,快了两倍多,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一倍。同时,因为从70年代开始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由原来的2%下降到1.3%,这就意味着人均粮食的增长速度还要更快,打下了后来中国粮食生产“丰年有余基本自足”的基础。
(四)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但搞对了,而且是中国农村改革最大的成就,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两大方面。
二、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与政策选择
(二)“三农问题”及解决办法
对“三农问题”的一般说法是“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然而仔细分析起来,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一个,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问题。
在赶超战略下,为了避免城市里出现大量无业人群,不仅需要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里来,甚至还要把城市里的新生劳动力转移到农村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因为城市里没有就业机会。因此,如果要想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让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变成为城市里的负担和问题,就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为了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必须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市场,消除对各种要素价格的扭曲,让各地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也需要在硬件方面,加强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使要素价格能够逐渐趋向均衡。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一、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一)城市工业部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工业部门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结构不平衡 工业部门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中存在着很多短缺。一方面是本来就短缺的东西更容易短缺,另一方面是在某些物资短缺的状况下还存在着很多产品过剩。
·协调问题 过去资源全部由国家通过计划部门来调配。
·低激励 原来的国有企业中,“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机制非常不明显,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由此导致企业的效率也非常低下。
(二)改革前的解决方式
第一,结构问题一般依靠中央调整。
第二,改变条块管理,通过权力下放缓解协调问题。
第三,通过政治动员提高激励。
(三)改革后的解决方式
在激励机制改革当中承认物质利益的作用。激励机制的改革是与过去改革的最大差异所在。小平同志承认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强调干得好的企业应该跟干得差的企业不一样,干得好的工人的物质利益、生活水平、工资水平也要跟干得差的工人不一样。
(四)改革的进程
改革就是从企业微观治理开始,然后推向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从单轨的价格和配置机制转变成双轨、最终趋向市场单轨的这样一个进程。
二、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一)利润留成制度
(二)承包制
(三)明晰产权
(四)总体评估
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多拿、多吃、多占国家利益的风险就大大上升了,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也就难以避免。
三、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一)市场轨的出现与双轨并存
(二)从计划向市场并轨
四、改革的进程
(一)物资方面
(二)外汇管理方面
(三)金融方面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还是双轨制,尚未完成从双轨向市场的并轨,政府仍旧严格地控制着资金的价格和配置,市场轨的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四)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
市场轨的出现出人意料地带来了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这对资源配置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五、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如果国有企业的改革还不能找到一条最终的出路,那么这些体制的扭曲也就必定存在,因为对于那些没有自生能力的国企,除非让它们破产,否则就必须给予它们某种形式的保护,而这些保护就是和市场体制不配套的计划体制的残余。参考文献